【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检测设备,具体涉及原位检测仪。
技术介绍
1、原位检测仪是一种样品检测设备,在传统的电化学原位检测过程中,常需使用平放式的拉曼原位池进行电解动态观测。现有的原位检测仪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
2、原位池呈水平放置,显微镜设置在原位池的上侧,在观测过程中,原位池中会电解产生气泡,气泡上浮至透光片,从而会影响观测效果。
3、传统的原位池存在废气泄漏的风险,原位池在观测时为封闭状态,反应时产生的废气会导致原位池内压力增大,可能影响透光片的密封性,从而出现气体或液体泄漏的风险。
4、原位检测仪在对同样品进行批次检测,以确保检测精度时,在每次检测完成后都需要对原位池进行拆卸,然后再打开原位池,将其中的反应后的液体排出,重新注入新的液体,这种操作极为麻烦,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并且取出液体时会导致大量废气逸散,安全性不佳。
5、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原位检测仪。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原位
...
【技术保护点】
1.原位检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载物台(103)包括滑动安装在横轨(102)内的承载板(1031),所述承载板(1031)一端竖立连接有升降板(1032),所述升降板(1032)上竖直构造有滑槽(1033),所述滑槽(1033)内构造有透光孔(1034),所述升降板(1032)底部滑动套接有一端插设在滑槽(1033)内的U型板(1035),所述U型板(1035)一侧连接有用于安装原位池(2)的支撑座(1036),所述U型板(1035)另一侧连接有补光灯(1037),所述补光灯(1037)与原位池(
...【技术特征摘要】
1.原位检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载物台(103)包括滑动安装在横轨(102)内的承载板(1031),所述承载板(1031)一端竖立连接有升降板(1032),所述升降板(1032)上竖直构造有滑槽(1033),所述滑槽(1033)内构造有透光孔(1034),所述升降板(1032)底部滑动套接有一端插设在滑槽(1033)内的u型板(1035),所述u型板(1035)一侧连接有用于安装原位池(2)的支撑座(1036),所述u型板(1035)另一侧连接有补光灯(1037),所述补光灯(1037)与原位池(2)在透光孔(1034)处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原位池(2)包括矩形盒体(203),所述矩形盒体(203)中部水平贯穿有存液腔(204),所述矩形盒体(203)上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有两个用于封闭存液腔(204)的透光片(205),所述通液孔(202)数量为两个且构造在矩形盒体(203)底部,所述排气孔(201)构造在矩形盒体(203)顶部,所述矩形盒体(203)水平向两端连接有插设在存液腔(204)内的电极杆(20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原位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036)包括构造在u型板(1035)侧面的座板(10361),所述座板(10361)上端构造有凹槽(10362),所述座板(10361)水平向两端均滑动贯穿有卡接杆(10363),所述卡接杆(10363)中部与座板(10361)之间连接有抵触弹簧(10364),所述座板(10361)两端均铰接有杠杆片(10365),所述杠杆片(10365)活动套接在卡接杆(10363)端部,所述卡接杆(10363)端部构造有挡块(1036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原位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0362)内构造有两个贯穿座板(10361)的连接管(5),所述连接管(5)上端插设在矩形盒体(203)内且开口处连接有四个相互贴合的扇形弹片(6),所述连接管(5)下端与排液管道(302)可拆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原位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1031)上构造有圆槽(10311),所述负压吸气瓶(301)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传龙,周孟洋,马腾达,陶文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越视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