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噪声防治,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声学黑洞与共振原理的箱型声屏障。
技术介绍
1、在当今交通事业蓬勃发展的时代,交通网络如同不断生长的脉络,愈发密集和繁忙。但与此同时,交通噪声也如影随形,对人们的生活品质和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愈发显著。交通噪声不仅干扰居民的日常休息、学习和工作,长期暴露在高分贝噪声环境下,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诸多危害,如引发听力下降、心血管疾病等。
2、ep4240909b1公开了一种交通屏障、用于使用屏障的方法和屏障模块,用于保护工人和/或设备不受行驶车辆的影响和/或改变路面上的交通路线的方法,使用一系列连接的障碍物模块,每个障碍物模块设置有至少一个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系列障碍物模块至少在用作临时交通障碍物时仅由其驱动单元支撑在路面上。
3、cn116065715a公开了一种基于声学黑洞原理的多层宽频段隔声结构及其组装方法,包括:若干个依次平行设置的非等距双空腔金属镀锌支撑龙骨,所述非等距双空腔金属镀锌支撑龙骨中部的安装凹槽内安装有双向的楔形声学黑洞隔声板,所述非等距双空腔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声学黑洞与共振原理的箱型声屏障,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板、吸声材料层、背板、支撑结构以及锁紧件,所述前板、背板以及支撑结构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前板朝向所述背板的一侧连接有所述吸声材料层,所述背板朝向所述前板的一侧连接有所述吸声材料层,且两个所述吸声材料层之间形成有腔体,一所述锁紧件依次穿过所述背板以及吸声材料层与所述前板连接,另一所述锁紧件穿过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背板连接,所述前板上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穿孔,所述穿孔的孔径沿所述第一方向逐级减小,以构成多级缩颈结构,所述背板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消声通道以及围设于所述消声通道周侧的空腔,所述空腔内填充有吸声材料。
2.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声学黑洞与共振原理的箱型声屏障,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板、吸声材料层、背板、支撑结构以及锁紧件,所述前板、背板以及支撑结构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前板朝向所述背板的一侧连接有所述吸声材料层,所述背板朝向所述前板的一侧连接有所述吸声材料层,且两个所述吸声材料层之间形成有腔体,一所述锁紧件依次穿过所述背板以及吸声材料层与所述前板连接,另一所述锁紧件穿过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背板连接,所述前板上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穿孔,所述穿孔的孔径沿所述第一方向逐级减小,以构成多级缩颈结构,所述背板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消声通道以及围设于所述消声通道周侧的空腔,所述空腔内填充有吸声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声学黑洞与共振原理的箱型声屏障,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穿孔于所述前板排列成一个穿孔阵列,所述穿孔阵列形成有均包括多个所述穿孔的第一穿孔组和第二穿孔组,多个所述第一穿孔组沿第二方向呈列布置,多个所述第二穿孔组沿第三方向呈行布置,相邻两列的所述穿孔沿第一方向交错布置,相邻两行的所述穿孔沿第二方向交错布置,相邻的两个所述穿孔之间的间距为10-20mm,所述穿孔的孔径为3-8mm,且所述穿孔率为15-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声学黑洞与共振原理的箱型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声学黑洞与共振原理的箱型声屏障包括共振器结构,所述共振器结构包括所述前板、所述腔体与所述吸声材料层,所述共振器结构的共振频率f0满足以下公式: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中所述的基于声学黑洞与共振原理的箱型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运来,张新亚,涂勤明,喻小强,戴承欣,周豪,钱鼎玮,张金伟,王海,陈振鸿,华尔单,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