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湖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空心冷却式高速电机混合绕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51623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13 17: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心冷却式高速电机混合绕组,混合绕组包括N个混合线圈,混合线圈包括端部扁线和两条槽内混合线,端部扁线为空心铜扁线;槽内混合线包含空心铜扁线和单绞型利兹线,单绞型利兹线包裹在空心铜扁线的外面。混合线圈的轴向两端设置有流道孔,用于连通端部扁线的空心区域。混合绕组还包含两个集流管,通过两个集流管与外部压力设备进行管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保持了传统利兹线完全换位的效果,实现对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的抑制;槽内混合线的中心部分采用空心铜扁线,仍然保持铜满率高,高载流能力的特点。混合线圈通过设置导线的空心结构和集流管实现了冷却介质与导体的直接接触,提高了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速电机,特别涉及一种空心冷却式高速电机混合绕组


技术介绍

1、电机高速化对于满足现代工业和交通等领域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转子转速及功率等级的提升,电机自身的损耗(主要是绕组铜耗)不容忽视。一方面,电机高速化提高了内部磁场的交变频率,恶化了趋肤效应与邻近效应对导体交流电阻的影响,增加了绕组交流铜耗;另一方面,随着电机运行功率等级增大,电枢绕组直流铜耗也逐渐增大,对电机的散热也提出了严峻挑战。

2、近年来,扁线绕组与利兹线绕组在大功率高速电机中被广泛使用。扁线绕组具有高槽满率、端部长度短和直流铜耗低的优势,然而,载流横截面积大使扁线绕组受趋肤效应与邻近效应影响,促使导体内部电流分布不均匀,交流铜耗增大,提高了绕组发热量。此外,高槽满率恶化了槽内扁线导体的散热环境,排列紧凑的扁线端部导体难以通过喷油或者强迫风冷进行有效散热,存在热量堆积导致绕组匝间绝缘被击穿的风险,减小了该类绕组在大功率高速电机领域的应用潜力。

3、利兹线由多股绝缘细导线经并联后绞合制成,在完全换位的前提下能够实现细导线电流的均匀分布,即消除了环流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心冷却式高速电机混合绕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个混合线圈,N为正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电机混合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绞型利兹线和所述端部扁线具有相同的横截面外轮廓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电机混合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绞型利兹线与所述端部扁线的导体之间使用电阻焊进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电机混合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扁线和所述槽内混合线的空心铜扁线为一体化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电机混合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扁线和槽内混合线的导体部分材质相同,集流管为高导热、高强度的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心冷却式高速电机混合绕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个混合线圈,n为正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电机混合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绞型利兹线和所述端部扁线具有相同的横截面外轮廓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电机混合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绞型利兹线与所述端部扁线的导体之间使用电阻焊进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电机混合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扁线和所述槽内混合线的空心铜扁线为一体化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电机混合绕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江涛李庆于建宗潘远航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