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护岸,具体为一种用于港口航道的生态护岸结构。
技术介绍
1、港口航道是指在港口区域内,为船舶进出港口、靠离码头以及在港内航行等提供的特定水道,其具有一定的水深、宽度和曲率半径等要求,以确保不同类型和吨位的船舶能够安全、顺畅地通行。
2、生态护岸能为水生生物营造栖息繁衍空间,其植物根系固土,利于微生物、水生植物附着生长,形成复杂生物链,维护生物多样性,还能促进水陆生能量交换,植物根系固土护坡,增强护岸抗击洪水、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少河岸崩塌风险,降低长期维护成本。
3、但现有一种用于港口航道的生态护岸结构存在以下不足:
4、1)目前市面上的港口航道的生态护岸结构在实现生态护岸时,为了保障所铺设的预制板砖的耐用性,导致所要种植的护岸绿植因浇水与施肥方式并不完善,使其并不能较好地生长,当多次对未成活的护岸绿植进行更换时,导致节约资源的目的并未实现,依然会浪费大量的维护成本,并且使得生态护岸的目的长时间得不到完善;
5、2)通常按照传统方式将预制砖体进行铺设后栽种护岸绿植,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港口航道的生态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岸坡(1)和预制砖(201),所述岸坡(1)的顶部设置有种植结构(2)和加固防护结构(4),所述种植结构(2)的内侧设置有固土防滑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港口航道的生态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结构(2)还包括种植体(202),所述种植体(202)滑动连接在所述预制砖(201)的内侧,所述种植体(20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滑块(209),所述预制砖(201)的内侧开设有多个放置槽(203),多个所述滑块(209)分别与对应的多个所述放置槽(203)滑动连接,所述种植体(20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港口航道的生态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岸坡(1)和预制砖(201),所述岸坡(1)的顶部设置有种植结构(2)和加固防护结构(4),所述种植结构(2)的内侧设置有固土防滑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港口航道的生态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结构(2)还包括种植体(202),所述种植体(202)滑动连接在所述预制砖(201)的内侧,所述种植体(20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滑块(209),所述预制砖(201)的内侧开设有多个放置槽(203),多个所述滑块(209)分别与对应的多个所述放置槽(203)滑动连接,所述种植体(202)的内侧开设有多个种植槽(204),所述种植体(202)的顶端开设有多个a槽(205)和b槽(206),多个所述a槽(205)开设位于多个所述种植槽(204)相邻之间,多个所述b槽(206)开设位于多个所述种植槽(204)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港口航道的生态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体(202)的内部开设有多个第一通道(207)和第二通道(208),多个所述第一通道(207)和第二通道(208)分别贯穿所述种植槽(204)的前后侧与左右侧,多个所述第一通道(207)和第二通道(208)皆与多个所述种植槽(204)连通,中间所述第一通道(207)同时贯穿所述滑块(209),中间所述第一通道(207)的两端开口处与两侧连接孔(211)的位置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港口航道的生态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槽(212)开设位于所述预制砖(201)的顶部中间,所述第二水槽(213)开设位于所述预制砖(201)的两侧,所述第一肥料仓(214)和第二肥料仓(215)皆分别位于第一水槽(212)与第二水槽(213)的中心相交处,且所述第一肥料仓(214)和第二肥料仓(215)的尺寸比第一水槽(212)与第二水槽(213)的中心相交处的尺寸较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港口航道的生态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砖(201)的内侧开设有进水道(210),所述进水道(210)与所述连接孔(211)连通,所述进水道(210)与所述第一肥料仓(214)和第二肥料仓(215)连通,所述进水道(210)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19),所述固定杆(219)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活动塞(220),所述活动塞(220)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密封圈(221),所述密封圈(221)与所述进水道(210)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港口航道的生态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砖(201)的底部中间开设有第一连通槽(217),所述预制砖(201)的两侧开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湛,付兆远,孙鹏,刘洋,张春泽,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