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离心增压,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小流量工况的防喘振结构及离心增压器。
技术介绍
1、在流体机械中,气体增压器作为关键能量转换装置,对维持介质传输效率和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机械做功提升气体压力,广泛应用于能源输送、化工生产、工业制造等领域,例如长距离管道运输、反应器介质加压、热力循环系统等场景。
2、气体增压器按照工作原理可分为容积式和速度式两类。容积式增压器(如往复式压缩机、螺杆压缩机)通过周期性改变密闭空间的容积直接压缩气体;速度式增压器则通过高速旋转部件将气体动能转化为压力能。在相同流量下,速度式增压器因无往复运动或容积周期性变化,机械摩擦损失小,整体能耗更低。速度式增压器结构简单紧凑,通常由单一旋转叶轮和扩压器组成,没有复杂的气阀或密封部件和易损件(如活塞环、气阀),维护成本低。根据气体流动方向的不同,速度式增压器又可分为离心式(气体径向流动)和轴流式(气体轴向流动)两类。离心增压器依赖离心力对气体做功,常见的离心风机、离心式压缩机凭借叶轮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将气体动能转化为压力能。轴流增压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小流量工况的防喘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喘振结构为设置在离心增压器内代替叶轮的受限流道结构,所述受限流道结构具有围绕旋转轴心呈放射状设置的多条定宽的流道结构,所述流道结构用于引导气体轴向进入并在旋转状态下沿径向稳定排出,从而抑制流道内气体的旋转脱离现象,降低小流量工况下的喘振发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喘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受限流道结构为流道盘结构,包括吸入口段Ⅰ、后盘、前盘和轮毂Ⅰ,并在流道盘主体上加工出多个等距的流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喘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受限流道结构为管束式结构,由多个成型管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小流量工况的防喘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喘振结构为设置在离心增压器内代替叶轮的受限流道结构,所述受限流道结构具有围绕旋转轴心呈放射状设置的多条定宽的流道结构,所述流道结构用于引导气体轴向进入并在旋转状态下沿径向稳定排出,从而抑制流道内气体的旋转脱离现象,降低小流量工况下的喘振发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喘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受限流道结构为流道盘结构,包括吸入口段ⅰ、后盘、前盘和轮毂ⅰ,并在流道盘主体上加工出多个等距的流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喘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受限流道结构为管束式结构,由多个成型管道构成流道结构,包括吸入口段ⅱ、管状流道和轮毂ⅱ,所述管状流道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矩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防喘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结构为均直流道、前弯流道或后弯流道,各流道围绕旋转轴心沿圆周方向等间距设置,呈扇形均匀排布,流道数量和尺寸根据实际工况确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喘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受限流道结构的吸入口段与增压器入口相连,气体由增压器入口进入流道结构内,经高速旋转从流道结构外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大鹏,齐莘斐,刘凤霞,王予新,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