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氢键增强可溶性透明耐热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549555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10 1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聚酰亚胺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氢键增强可溶性透明耐热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先采用含有三个以上氨基基团的多官能型交联剂与具有酐端基的线型聚酰亚胺树脂进行微交联反应,再进行封端;并通过调节酰氯和二胺的类型与用量来控制聚酰胺的分子量进行氢键增强,使得聚酰亚胺与酰胺分子链之间存在链的缠结。聚酰亚胺分子链和酰胺分子链的双重维度氢键网络结合使得链间滑动更少,且限制了酰胺分子链的结晶,从而提升力学性能;氢键网络和微交联刚性结构的协用提高了链取向和链间相互作用,提升了热尺寸稳定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且制备的聚酰亚胺薄膜,兼具可见光高透过率、耐热、高力学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酰亚胺材料,尤其涉及一种氢键增强可溶性透明耐热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柔性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柔性基板材料的创新带来了新机遇。同时,随着折叠设备、可穿戴设备、透明设备和柔性太阳能电池等领域的蓬勃发展,对于聚合物型柔性基板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强。这些材料不仅需要具备高透明性,高耐热性,还需要在力学性能方面达到更高的标准,以确保其在工作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传统的聚酰亚胺,由二胺和二酐聚合而成,具有刚性共轭芳香结构骨架和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使其在耐热性和力学性能方面表现出色。然而,由于传统聚酰亚胺存在较强的分子间和分子内的电子络合物效应(ctc),通常呈现为淡黄色或深褐色,这大大限制了它们在光学薄膜领域中的应用。随着光电器件对高透光率和高力学性能的需求日益增长,无色透明聚酰亚胺凭借其高透过率和良好的力学强度,逐渐受到广泛关注。这类新型光学膜材料不仅能满足设备的光学要求,还能在弯曲折叠中保持其综合性能的稳定性。因此,无色透明聚酰亚胺已成为制备柔性基板的最佳选择之一。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需求的增长,对无色透明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氢键增强可溶性透明耐热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氢键增强可溶性透明耐热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官能型交联剂为4,4',4”-(1,3,5-三嗪-2,4,6-三基)三苯胺、八(氨基丙基)倍半硅氧烷、三聚氰胺、三(4-氨基苯基)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氢键增强可溶性透明耐热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胺单体为2,2'-双(三氟甲基)二氨基联苯、1,4-双(4-氨基-2-三氟甲基苯氧基)苯、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六氟丙烷、2,2-二(3-氨基-4-羟苯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氢键增强可溶性透明耐热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氢键增强可溶性透明耐热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官能型交联剂为4,4',4”-(1,3,5-三嗪-2,4,6-三基)三苯胺、八(氨基丙基)倍半硅氧烷、三聚氰胺、三(4-氨基苯基)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氢键增强可溶性透明耐热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胺单体为2,2'-双(三氟甲基)二氨基联苯、1,4-双(4-氨基-2-三氟甲基苯氧基)苯、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六氟丙烷、2,2-二(3-氨基-4-羟苯基)六氟丙烷、4,4'-二氨基苯砜,4,4'-二氨基二苯醚、4,4'-二氨基苯砜中的一种或几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氢键增强可溶性透明耐热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酐单体为均苯四甲酸酐、1,2,3,4-环丁四甲酸二酐、1,2,3,4-环丁四甲酸二酐、1,4,5,8-萘四甲酸酐、4,4′-(六氟异丙烯)二酞酸酐、3,3,4,4-二苯基砜四甲酸二酐、2,3,6,7-蒽四甲酸二酐中的一种或几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氢键增强可溶性透明耐热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光杨证盛邹智恒周佩珩邓龙江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