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动对动差分定位动态适应性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549204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10 1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动对动差分定位动态适应性的方法,包括步骤:S1、在载体高速移动的情况下,采用扩大多普勒捕获频率偏移的方法进行卫星导航信号的捕获;S2、进入载波跟踪和伪码跟踪过程,在载波跟踪过程中,进行载波相位积累;在伪码跟踪环中,进行伪码相位的积累;输出伪距测量值和载波相位测量值;S3、进行高动态条件下动对动差分定位。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载体高速移动的情况下,利用扩大多普勒捕获频率偏移来进行卫星导航信号的捕获,在载体高速移动的情况下,使用观测量GF组合进行载波相位周跳的检测从而避免由于高速移动信号失真带来的定位误差,可以满足载体在高速运动的情况下进行动对动差分定位从而输出精确相对位置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卫星导航,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动对动差分定位动态适应性的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需要对两个载体之间的距离进行精确测量,从而得知两个载体之间的距离。经常使用的手段有激光测距或者雷达测距,但是这类方法通常成本较高、体积较大不方便使用和安装。

2、由于成本和安装方面的考虑,后来更常使用的方法为利用导航卫星信号进行两个载体的动对动载波相位差分定位技术。在两个载体分别进行高速移动时,就涉及到两个在高动态条件移动下载体相对距离的测量。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高动态条件下卫星导航信号的捕获:载体在高速移动的场景下会与导航卫星会产生较大的相对速度,对于载体来说导航信号会产生一个对于原本信号频率来说较大的多普勒频移。在捕获导航信号时,需要以一个较大多普勒频移范围来进行导航信号的捕获。高动态条件下卫星导航信号的跟踪:载体在高动态条件下对卫星导航信号完成捕获后,需要对导航信号继续进行跟踪处理,从而解算出信号中的伪距测量值和载波相位测量值。高动态条件下动对动差分定位:载体在高动态条件下对卫星导航信号进行捕获跟踪处理后,使用信号跟踪处理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动对动差分定位动态适应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在载体高速移动的情况下,采用扩大多普勒捕获频率偏移的方法进行卫星导航信号的捕获;步骤S2、进入载波跟踪和伪码跟踪过程,在载波跟踪过程中,进行载波相位积累;在伪码跟踪环中,进行伪码相位的积累;输出伪距测量值和载波相位测量值;步骤S3、对伪距测量值和载波相位测量值进行周跳探测和粗差剔除的数据预处理后,进行高动态条件下动对动差分定位。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动对动差分定位动态适应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在载体高速移动的情况下,采用扩大多普勒捕获频率偏移的方法进行卫星导航信号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动对动差分定位动态适应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在载体高速移动的情况下,采用扩大多普勒捕获频率偏移的方法进行卫星导航信号的捕获;步骤s2、进入载波跟踪和伪码跟踪过程,在载波跟踪过程中,进行载波相位积累;在伪码跟踪环中,进行伪码相位的积累;输出伪距测量值和载波相位测量值;步骤s3、对伪距测量值和载波相位测量值进行周跳探测和粗差剔除的数据预处理后,进行高动态条件下动对动差分定位。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动对动差分定位动态适应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在载体高速移动的情况下,采用扩大多普勒捕获频率偏移的方法进行卫星导航信号的捕获的具体过程为:步骤s101、向捕获器赋值以多普勒频偏频率偏值为,进行捕获操作,捕获成功时,执行步骤s104;捕获失败时,执行步骤s102;步骤s102、向捕获器赋值以多普勒频偏频率偏值增加,进行捕获操作,捕获成功时,执行步骤s104;捕获失败时,执行步骤s103;步骤s103、向捕获器赋值以多普勒频偏频率偏值增加,进行捕获操作,捕获成功时,执行步骤s104;捕获失败时,返回执行步骤s102;步骤s104、跟踪处理。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动对动差分定位动态适应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1~步骤s103中的取值为1khz。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动对动差分定位动态适应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对伪距测量值和载波相位测量值进行周跳探测和粗差剔除时,采用gf组合方法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加琪龚文飞赵晓峰李传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李龚导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