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稠油降黏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48658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10 1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稠油降黏剂,属于石油化工技术领域。该技术方案采用烷基苯酚或烷基萘酚与溶剂油混配作为第一组分,并限定了烷基的碳链长度和溶剂油的可选范围。在此基础上,利用氨基三乙酸、柠檬酸铵、酒石酸钾钠等成分作为改性剂,与表面活性剂混配,并加入助溶剂和助剂;其中,助溶剂可选自乙烯乙二醇醚或聚氧乙烯烷基胺,助剂可选自三乙醇胺或十二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第三组分创新性的引入尿素或碳酸铵作为调节剂,与磺酸盐和甘油混配,可显著提高降黏效果。实验验证表明,本发明专利技术降黏剂对高黏度原油的静态降黏率可达99.42%~99.85%,全面优于行业内98%~99%的静态降黏率平均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化工,具体为一种稠油降黏剂


技术介绍

1、稠油降黏剂是一种用于降低稠油(高黏度原油)黏度的化学物质,通过减少稠油的流动阻力,改善其流动性,从而提高开采和运输效率‌‌。稠油降黏剂广泛应用于石油开采、运输和加工过程中,尤其在稠油储量丰富的油田中,其作用至关重要。

2、根据作用原理的不同,可以将稠油降黏剂分为表面活性剂型、表面活性剂型、有机溶剂型以及热降黏剂。其中,表面活性剂型稠油降黏剂通过表面活性剂分子吸附在稠油分子周围,形成微乳化结构,减小油分子间的内聚力,从而降低油的黏度;常见成分包括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和两性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型稠油降黏剂‌的聚合物分子通过物理和化学作用改变油的结构,降低其黏度;常见成分有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酯、聚乙烯醇等,这类降黏剂广泛应用于油田注水和蒸汽驱动等开采工艺中‌。有机溶剂型稠油降黏剂通过溶解稠油中的胶质和沥青质,使油变稀,黏度降低;常见成分包括芳烃、醇类、酮类有机溶剂,这类降黏剂常用于稠油运输过程中的预处理‌。热降黏剂‌则通过加热降低稠油的黏度,适用于高温下的开采技术如蒸汽驱和火烧油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稠油降黏剂,包括第一组分、第二组分和第三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分包括酚类物质和溶剂油,所述酚类物质为烷基苯酚或烷基萘酚,所述烷基的碳链长度为8~14个碳原子,所述酚类物质和所述溶剂油的重量比为1~5:20~50;所述第二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表面活性剂35~45份,助溶剂8~10份、改性剂3~6份、助剂6~10份,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以下成分的其中一种或其中若干种: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聚氧乙烯醚烷基硫酸钠,所述改性剂选自以下成分的其中一种或其中若干种: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氨基三乙酸、柠檬酸铵、酒石酸钾钠;所述第三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磺酸盐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稠油降黏剂,包括第一组分、第二组分和第三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分包括酚类物质和溶剂油,所述酚类物质为烷基苯酚或烷基萘酚,所述烷基的碳链长度为8~14个碳原子,所述酚类物质和所述溶剂油的重量比为1~5:20~50;所述第二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表面活性剂35~45份,助溶剂8~10份、改性剂3~6份、助剂6~10份,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以下成分的其中一种或其中若干种: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聚氧乙烯醚烷基硫酸钠,所述改性剂选自以下成分的其中一种或其中若干种: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氨基三乙酸、柠檬酸铵、酒石酸钾钠;所述第三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磺酸盐8~12份、调节剂3~5份、甘油1~2份,所述磺酸盐选自以下成分的其中一种或其中若干种:‌烷基苯磺酸钠、‌α-烯烃磺酸钠、‌烷基磺酸钠,所述调节剂选自以下成分的其中一种或其中若干种:‌尿素、碳酸铵;第一组分、第二组分、第三组分三者的重量比为8~15:20~30:5~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稠油降黏剂,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组分中,所述溶剂油为芳烃溶剂油,所述芳烃溶剂油选自以下成分的其中一种或其中若干种:甲苯、二甲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稠油降黏剂,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组分中,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晨霏姜善琳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天喜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