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安益鲁专利>正文

集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47319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热器。该集热器包括:在作为热传递介质的工作流体流经时接收外界热量的集热部分、围绕集热部分设置从而减小集热部分的热损耗的绝热部分、以及形成在所述绝热部分中以便将入射光反射并聚集到集热部分上的反射膜。因此,因为反射膜是围绕集热部分设置的,所以入射光可聚集在集热部分上。因为真空部分设置在集热部分与绝热部分之间,所以减少了由于对流和传导而导致的集热部分的热辐射。整个系统的效率得到了增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收集系统,并更特别涉及能够有效吸收外界热量 的集热器
技术介绍
图1是使用管形集热器的 一 般热收集系统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热收集系统2包括将通过供水管P流入其中的工作流体转换为高 温工作流体的集热器4、存〗渚高温工作流体的蓄热器6、以及将工 作流体从集热器4供应至蓄热器6的泵8。如图2所示,集热器4包4舌工作流体流经的集热部分10、以及 包围集热部分10并:t真充有绝热气体的多色热部分12。工4乍;充体用来 将从入射光吸收的热能传递到集热器6。水通常作为工作流体使用, 然而工作流体不限于水。为了防止工作流体在冬季,皮冻〗主,防冻溶 液或预定比率的防冻;容液和水混合物可用作工作流体。蓄热器6用来存储工作流体中包含的热能,并被设计成使到达 外部的热损寿毛最小。上述传统集热系统的才喿作d夺在下面i兌明。用作热传递介质的工作流体^皮引入到集热器4中,且集热器中 工作流体^及收太阳能并转〗匕为高温工作流体。在这样的集热过考呈5后,高温工作流体/人集热器4流出,然后通过泵8流入蓄热器6。 根据需要,存储在蓄热器6中的热能用于加热水或使水升温。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传统集热器有这样一个问题其不能有效地收集热。这 样的问题源自集热结构不是有效地进4亍热收集的结构。而且,集热器的绝热部分没有用于对集热部分进行有效的热隔 离的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更有效地收集热的集热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提供如下的集热器实现,该集热器包括 集热部分,用于在作为热传递介质的工作流体流经时该集热部分4妄 收外界热量;绝热部分,围绕集热部分i殳置以侵J咸少集热部分的热损耗;以及反射膜,形成在绝热部分中以便将入射光反射并聚集到 集热部分上。所形成的反射膜可以形成为圓形的(rounded), 并在集热部分 上定心。反射膜可以由能够将入射光反射到集热部分上、以使入射光聚 集在集热部分上的材料制成。反射膜可由柔性材料制成。反射膜可将绝热部分分隔成两个空间,这两个空间中的压力彼 A匕不同。在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中,提供了的一种集热器,包括集热部分, 用于在作为热传递介质的工作流体流经该集热部分时4妄收外界热 量;以及i真充有绝热气体的绝热部分,该绝热部分由为围集热部分 设置包的绝热膜限定,且绝热膜包括具有反射功能的内表面,从而 将入射光反射并聚集到集热部分上。在本专利技术另一个方面中,提供一种集热器,包括集热部分, 用于在作为热传递介质的工作流体流经该集热部分时4妄收外界热 量;以及i真充有绝热气体的绝热部分,该绝热部分围绕集热部分以 Y更减小集热部分的热损库毛;以及真空部分,i殳置在绝热部分与集热 部分之间乂人而包裹集热部分,该真空部分形成为4吏得其中产生负 压。真空部分可划分成多个空间。》匕时,可4吏用多个分隔4牛 (partition)来分隔真空部分。所分隔的真空部分可具有基本相同的压力。分隔件可形成有通孔。集热器可进一步包括允许将外部空气引入或排入/排出真空部 分的气路。真空部分和绝热部分4皮此可具有不同的压力。在本专利技术又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集热器,包括集热部分, 用于在作为热传递介质的工作流体流经该集热部分时4妄收外界热 量;绝热部分,围绕集热部分设置以H咸小集热部分的热损耗;以 及真空部分,i殳置在绝热部分与集热部分之间/人而包裹集热部分,该真空部分形成为使得其中产生负压;以及反射膜,形成在真空部 分或绝热部分中,从而将入射光反射并聚集到集热部分上。在本专利技术又一个方面中,提供了一种集热器,包括集热部分, 用于在作为热传递介质的工作流体流经该集热部分时4妾收外界热 量;绝热部分,由围绕集热部分设置以便减小集热部分的热损耗的 绝热膜限定;以及真空部分,由i殳置在绝热部分与集热部分之间乂人 而包裹集热部分的真空膜限定,该真空部分形成为H彈其中产生负 压;绝热膜或真空膜包括与集热部分相对并在预定区域内具有反射 功能的表面。根据上面指出的本专利技术集热器,因为反射膜是围绕集热部分诏: 置的,入射光可聚集在集热部分上。进一步,如果真空部分设置在 集热吾卩分与《色热部分之间,则可减小集热部分的热辐射禾口热损库毛。如上所述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集热器具有下面的效果。因为反射膜是围绕集热器的集热部分定位的,则入射光可聚集 在集热部分上。因此可获得4交高的集热效果。进一步,因为真空部分i殳置在集热部分与绝热部分之间,因而 可减小从集热部分到外部的热辐射。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4支术中的集热系统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集热器的示意性构成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集热器的示意8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集热器的示意图,以及; 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集热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考图3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集热器。如图3所示,才艮据本专利技术的集热器20包括集热部分23,在 作为热传递介质的工作流体流经时接收外界热量;绝热部分25, 其是围绕集热部分23安装的绝热膜24的内部空间,该绝热部分 25填充有绝热气体并用来减小绝热部分23的热损库毛;以及反射月莫 26,其在绝热部分25中形成以便将入射光反射和聚集到集热部分 23上。绝热部分25用来减小位于集热部分23中的工作流体到外部的 热能辐射,并且对于填充在绝热部分25中的绝热气体的种类没有 限制。然而,优选地使用空气作为绝热气体,其经济且易于取得。集热部分23用来接收外界热量,并可由集热膜22限定。绝热 部分25可由绝热膜24限定,其中可填充绝热气体。太阳光可用 作入射光。绝热部分25可由分隔件25a划分成多个空间。图3示出具有 三个"i殳置在绝热部分25中的分隔件25a的集热器。分隔件25a用 来连4姿集热"莫22与绝热爿莫24,,人而防止集热部分23在集热部分 23中的工4乍流体的重量4乍用下在重力方向上严重下垂。分隔件25a形成有多个通孔(未示出),因此由每个分隔件25a 划分出的绝热部分25的两个空间4皮此可具有基本相同的内部压 力。优选地,绝热膜24和分隔件25a由透明材泮牛形成,以便外部 光可穿过其中。而且优选地,集热膜22由黑色材料制成,以便增 加光吸收率。进一步,集热膜22、绝热膜24和分隔件25a可由柔性材料制 成。换句话说,集热膜22,绝热膜24和分隔件25a可由树脂材料 制成,如乙烯树脂。在使用柔性材料(如乙烯树脂)时,通过将 绝热气体充分地填充到绝热部分25中,以使绝热部分25中的压 力大于大气压,可使集热器20膨胀,并且集热部分23中工作流 体可具有充足的压力。因此,适于收集热的截面形状(sectional shape)可如图3所示那样实现。树脂具有价格低廉且易于调整成各种的不同形状的优点。集热 器可形成为适于4^收太阳光的形状。该集热器20可安装在^艮多场 所中,如田地、农场等。#4居集热器的形状或安装位置的变化, 即使入射太阳光的密度低,也可获得良好的集热效果。集热器20进一步包括反射膜26,以便通过绝热膜24和分隔件 25a的光可反射到集热部分23上。反射膜26提供在绝热部分25 中。反射膜反射入射光以4吏更多的入射光进入集热部分23。利用 反射膜,可获得更好的集热效果。而且,如图3所示,反射膜26可形成为薄膜,并可形成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热器,包括: 集热部分,用于在作为热传递介质的工作流体流经所述集热部分时接收外界热量; 绝热部分,其围绕所述集热部分设置,以便减小所述集热部分的热损耗;以及 反射膜,其形成在所述绝热部分中以便将入射光反射并聚集到所述 集热部分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益鲁
申请(专利权)人:安益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