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领域,涉及一种基于闵可夫斯基加法思想的电动汽车受控能力的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1、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以其节能、零排放的优势被大力推广。大量ev并网,既提高了我国电力市场资源的利用率,也有效缓解了网内电力电量不平衡现象。充电场站主要负责聚合某区域的ev,既可以为ev提供统一的充电服务,也可以为规模化ev在负荷高峰时段向电网放电提供有效手段。目前,已有大量学者针对ev参与电网有序充放电的受控能力展开了研究。现有的方法主要为:
2、研究电动汽车同电网互动的可调度潜力时,将规模化ev充放电模型直接视为广义储能模型,建模过于理想化,并未考虑多种类ev集群内在的复杂约束关系、各类ev数量及状态参数变化对系统计算结果的影响,由此得到的系统优化调度方案可能难以实现。
3、综上,当前阶段ev通常被视为即插即充的常规负荷,这浪费了其可观的储荷能力。因此可通过充电站管理ev的充放电功率,使ev能作为灵活负荷参与电力零售市场或大系统优化调度,而评估电动汽车集群的受控能力,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闵可夫斯基加法思想的电动汽车受控能力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闵可夫斯基加法思想的电动汽车受控能力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车网友好互动的框架包括:EV用户端子框架、充电场站子框架以及电网端子框架,其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闵可夫斯基加法思想的电动汽车受控能力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态参数包括个人的入网时间、离网时间、入网剩余电量和离网需求电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闵可夫斯基加法思想的电动汽车受控能力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提出入网EV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闵可夫斯基加法思想的电动汽车受控能力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闵可夫斯基加法思想的电动汽车受控能力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车网友好互动的框架包括:ev用户端子框架、充电场站子框架以及电网端子框架,其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闵可夫斯基加法思想的电动汽车受控能力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态参数包括个人的入网时间、离网时间、入网剩余电量和离网需求电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闵可夫斯基加法思想的电动汽车受控能力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提出入网ev状态向量的定义方法,具体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闵可夫斯基加法思想的电动汽车受控能力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根据ev入网后的状态向量对单体ev进行状态分类,具体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晓波,薛溟枫,许涵慎,李向超,吴寒松,袁源,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