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型双螺旋硅碳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43470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04 19:1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门型双螺旋硅碳棒,包括第一竖向双螺旋棒体、第二竖向双螺旋棒体以及横向双螺旋棒体,所述横向双螺旋棒体的一端部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竖向双螺旋棒体的一端部连接,所述横向双螺旋棒体的另一端部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竖向双螺旋棒体的一端部连接,所述第一竖向双螺旋棒体、第二竖向双螺旋棒体互相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竖向双螺旋棒体、第二竖向双螺旋棒体、横向双螺旋棒体之间呈门字型。本技术通过设置横向双螺旋棒体来代替现有的连接部设置,横向双螺旋棒体的两端部分别设置第一竖向双螺旋棒体和第二竖向双螺旋棒体,从而能够在满足对受热容器侧壁加热的同时实现对受热容器底部的加热,增加了加热面积,提高了加热效率和均匀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硅碳棒,尤其涉及一种门型双螺旋硅碳棒


技术介绍

1、硅碳棒是用高纯度绿色六方碳化硅为主要原料,按一定料比加工制坯,经2200℃高温硅化再结晶烧结而制成的棒状、管状非金属高温电热元件,硅碳棒作为常用的电加热元件,应用领域比较广泛,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对其形状均有着不同的要求。门型硅碳棒也称u型硅碳棒,门型硅碳棒相对于单柱状硅碳棒具有发热面积大、发热快的特点。

2、现有技术中cn214413064u公开了一种门型直角硅碳棒电热元件,包括连接部和垂直连接部两端的且与连接部烧结连接的两个发热段,所述的两个发热段均为双螺旋柱体结构,所述的双螺旋柱体结构为由两个同轴的螺旋管相互套设形成的具有中空空腔的柱状结构。通过对两个双螺旋柱体结构的发热段通电来实现发热,能够实现对受热容器侧壁的加热,但其技术方案通过连接部与两个发热段进行连接,导致连接部位置对受热容器底部的加热效果较差,该出热量仅仅来源于两个发热段向下发出的辐热,无法满足部分加热的需求。

3、基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门型双螺旋硅碳棒,通过设置横向双螺旋棒体来代替现有的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型双螺旋硅碳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竖向双螺旋棒体(1)、第二竖向双螺旋棒体(2)以及横向双螺旋棒体(3),所述横向双螺旋棒体(3)的一端部通过第一连接件(4)与所述第一竖向双螺旋棒体(1)的一端部连接,所述横向双螺旋棒体(3)的另一端部通过第二连接件(5)与所述第二竖向双螺旋棒体(2)的一端部连接,所述第一竖向双螺旋棒体(1)、第二竖向双螺旋棒体(2)互相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竖向双螺旋棒体(1)、第二竖向双螺旋棒体(2)、横向双螺旋棒体(3)之间呈门字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门型双螺旋硅碳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向双螺旋棒体(1)包括第一热部螺旋柱(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型双螺旋硅碳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竖向双螺旋棒体(1)、第二竖向双螺旋棒体(2)以及横向双螺旋棒体(3),所述横向双螺旋棒体(3)的一端部通过第一连接件(4)与所述第一竖向双螺旋棒体(1)的一端部连接,所述横向双螺旋棒体(3)的另一端部通过第二连接件(5)与所述第二竖向双螺旋棒体(2)的一端部连接,所述第一竖向双螺旋棒体(1)、第二竖向双螺旋棒体(2)互相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竖向双螺旋棒体(1)、第二竖向双螺旋棒体(2)、横向双螺旋棒体(3)之间呈门字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门型双螺旋硅碳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向双螺旋棒体(1)包括第一热部螺旋柱(11)和第二热部螺旋柱(12),所述第一热部螺旋柱(11)、第二热部螺旋柱(12)之间相互套设形成一互不接触的双螺旋中空筒状结构,所述第一热部螺旋柱(11)远离所述横向双螺旋棒体(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冷端部(13),所述第二热部螺旋柱(12)远离所述横向双螺旋棒体(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冷端部(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门型双螺旋硅碳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竖向双螺旋棒体(2)包括第三热部螺旋柱(21)和第四热部螺旋柱(22),所述第三热部螺旋柱(21)、第四热部螺旋柱(22)之间相互套设形成一互不接触的双螺旋中空筒状结构,所述第三热部螺旋柱(21)远离所述横向双螺旋棒体(3)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冷端部(23),所述第四热部螺旋柱(22)远离所述横向双螺旋棒体(3)的一端设置有第四冷端部(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门型双螺旋硅碳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学好陈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瑞昇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