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密度碳化硅加热棒的压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0421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密度碳化硅加热棒的压实装置,包括设备底架,所述设备底架的上端设有双工位料箱件,所述双工位料箱件包括料箱主体,所述料箱主体的下端设置有第一锥形段,所述第一锥形段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锥形段,所述第二锥形段的下端设置有模具总成。通过在料箱的下端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第一锥形段、第二锥形段,并使第一锥形段的上端与料箱下端连通,第二锥形段的上端与第一锥形段的下端连通,第二锥形段的下端与料桶上端连通,坯料在受到挤压后,由于第一锥形段、第二锥形通道面积逐渐变小,坯料在依次经过第一锥形段、第二锥形时其所受压力依次增强,实现对坯料的压实操作,从而通过两次增压,大大提升了坯料的压实密度。实密度。实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高密度碳化硅加热棒的压实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硅碳棒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密度碳化硅加热棒的压实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硅碳棒的生产过程中,碳化硅混合料(坯料)在混合均匀后会先放入挤压料筒中然后通过液压机挤压头挤压与料桶下端的硅碳棒模具之间的配合实现硅碳棒的挤压成型,研究发现,现有的硅碳棒挤压设备中,挤压设备在加工硅碳棒时仅仅是通过增加压力的方式来提高压实密度,使得硅碳棒的密度较低,硅碳棒成品品质较低,另外,现有料桶大多为单料桶,在进行装料的时候挤压设备无法进行工作,会导致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密度碳化硅加热棒的压实装置,用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用于高密度碳化硅加热棒的压实装置,包括设备底架,所述设备底架的上端设置有双工位料箱件,所述双工位料箱件包括活动平台,所述活动平台通过驱动液压油缸能够在所述设备底架上沿其长度方向左右移动,所述活动平台的上端面左右两端分别对称设置有两个料箱,所述料箱包括料箱主体,所述料箱主体的下端设置有第一锥形段,所述第一锥形段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锥形段,所述第二锥形段的下端设置有模具总成,所述设备底架的中部正上方位置设置有用于挤压料箱内部硅碳棒坯料的挤压件。
[0006]优选的,所述设备底架包括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上端面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条,所述导向条沿所述矩形框架的长度方向设置,两个所述导向条上端面的中部共同设置有门字架,所述挤压件位于所述门字架的上端。
[0007]优选的,所述门字架的上端面设置有一压头导向孔、四个立柱安装孔、两个油缸安装孔,所述压头导向孔位于门字架上端面的中部,四个所述立柱安装孔位于门字架上端面的四个角位置,两个所述油缸安装孔分别位于门字架上端面的前后两端,每个所述油缸安装孔上分别竖直设置有挤压油缸。
[0008]优选的,所述挤压件包括一挤压头安装座、一挤压头本体、四个导向立柱、两个油缸活塞杆端连接座、一个顶板,四个所述导向立柱分别竖直设置在四个立柱安装孔上,所述挤压头安装座的四个角处分别设置有与四个导向立柱适配的导向孔,所述挤压头本体竖直设置在挤压头安装座下端面中部位置,两个所述油缸活塞杆端连接座分别位于挤压头安装座前后两侧面的中部位置,所述挤压油缸的活塞杆端与其对应的油缸活塞杆端连接座连接,四个导向立柱的上端通过顶板连接。油缸活塞杆端连接座位于其对应的油缸安装孔的正上方。所述挤压头本体的下端与料箱的内部相适配。
[0009]优选的,所述活动平台的长度方向沿矩形框架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活动平台前
后两侧面上沿其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与导向条适配连接的导向槽。
[0010]优选的,所述活动平台下侧面的前后两端中部位置分别设置有与驱动液压油缸的活塞杆连接的驱动液压油缸铰接件,所述驱动液压油缸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驱动液压油缸两两一组分别位于活动平台下侧面的前后两端,且所述驱动液压油缸的缸体部分均与所述设备底架铰接。每个驱动液压油缸铰接件上左右对称连接有两个驱动液压油缸。
[0011]优选的,所述门字架上端面的左右两侧分别水平设置有平行板,每个所述平行板上分别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位于料箱的正上方。
[0012]优选的,所述模具总成包括料桶、内模具杆、外模具,所述料桶的上端与第二锥形段的下端同轴连接,所述料桶的内部水平设置有分流板,所述分流板的下端中部设置有内模具杆安装座,所述内模具杆安装座的下端设置有呈圆柱形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内模具杆同轴设置,所述安装槽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内模具杆的上端设置有与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所述料桶的下端面中部设置有圆形开口,所述圆形开口与内模具杆同轴设置,所述料桶的下端面中部位于圆形开口的边缘处同轴设置有环形槽,所述外模具包括呈环形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位于环形槽内,且所述安装部通过多个固定螺栓与环形槽顶部连接,所述安装部的下端同轴设置有圆柱体,所述安装部、圆柱体内同轴设置有上下贯穿的外膜内腔,所述内模具杆呈竖直设置,且所述内模具杆与外膜内腔同轴设置。所述内模具杆的下端与圆柱体的下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圆形开口的直径大于外膜内腔的直径,所述内模具杆的外直径小于外膜内腔的直径。
[0013]优选的,所述料桶内部下端同轴设置有第三锥形段。
[0014]优选的,所述分流板上设置有多个上下贯穿的分流孔,多个所述分流孔呈圆周阵列式均匀分布在分流板上。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一种用于高密度碳化硅加热棒的压实装置,通过在料箱的下端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第一锥形段、第二锥形段,并使第一锥形段的上端与料箱下端连通,第二锥形段的上端与第一锥形段的下端连通,第二锥形段的下端与料桶上端连通,坯料在受到挤压后,由于第一锥形段、第二锥形通道面积逐渐变小,坯料在依次经过第一锥形段、第二锥形时其所受压力依次增强,实现对坯料的压实操作,从而通过两次增压,大大提升了坯料的压实密度。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设备底架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双工位料箱件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料箱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的料桶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的外模具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设备底架;11、矩形框架;12、导向条;13、门字架;131、压头导向孔;132、立柱安装孔;133、油缸安装孔;21、挤压头安装座;22、导向立柱;23、挤压头本体;24、油缸活塞杆端连接座;25、顶板;3、平行板;4、进料斗;51、活动平台;52、导向槽;53、驱动液压油缸;54、料箱安装座;55、料箱;551、料箱主体;552、第一锥形段;553、第二锥形段;6、模具总成;61、料桶;62、分流板;63、内模具杆;64、内模具杆安装座;65、圆形开口;66、外模具;661、安装部;662、圆柱体;663、外模内腔;664、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密度碳化硅加热棒的压实装置,包括设备底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底架(1)的上端设置有双工位料箱件,所述双工位料箱件包括活动平台(51),所述活动平台(51)通过驱动液压油缸(53)能够在所述设备底架(1)上沿其长度方向左右移动,所述活动平台(51)的上端面左右两端分别对称设置有两个料箱(55),所述料箱(55)包括料箱主体(551),所述料箱主体(551)的下端设置有第一锥形段(552),所述第一锥形段(552)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锥形段(553),所述第二锥形段(553)的下端设置有模具总成(6),所述设备底架(1)的中部正上方位置设置有用于挤压料箱(55)内部硅碳棒坯料的挤压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高密度碳化硅加热棒的压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底架(1)包括矩形框架(11),所述矩形框架(11)上端面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条(12),所述导向条(12)沿所述矩形框架(11)的长度方向设置,两个所述导向条(12)上端面的中部共同设置有门字架(13),所述挤压件位于所述门字架(13)的上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高密度碳化硅加热棒的压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字架(13)的上端面设置有一压头导向孔(131)、四个立柱安装孔(132)、两个油缸安装孔(133),所述压头导向孔(131)位于门字架(13)上端面的中部,四个所述立柱安装孔(132)位于门字架上端面的四个角位置,两个所述油缸安装孔(133)分别位于门字架(13)上端面的前后两端,每个所述油缸安装孔(133)上分别竖直设置有挤压油缸。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学好陈建伟牛少华杨晓玲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瑞昇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