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u7Cu10纳米团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543386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04 1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Au<subgt;7</subgt;Cu<subgt;10</subgt;纳米团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包括以下步骤:以氯金酸和氯化亚铜分别作为金源和铜源,在溶剂中溶解,搅拌,加入1‑金刚烷硫醇,使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深绿色;继续加入二苯基‑2‑吡啶膦,使溶液的颜色由深绿色变为浅橙色,继续加入硼氢化钠和冰水的混合液,隔绝空气,使溶液的颜色快速变为黑色;离心去除水相,蒸发有机相,洗涤黑色沉淀,将粗产物低温下重结晶,培养得到Au<subgt;7</subgt;Cu<subgt;10</subgt;纳米团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Au<subgt;7</subgt;Cu<subgt;10</subgt;纳米团簇展现出优异性能,使其在光电子学、光催化和太阳能转换中,具有作为分子三重态能量和电子替代品的潜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au7cu10纳米团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纳米材料制备。


技术介绍

1、纳米材料-有机杂化体在促进三重态激子和电子的精确转移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这是从光电子到光催化领域的重要基础。从纳米材料到有机分子的光致电子转移研究,已成为替代三重态能量转移、调控三重态激子利用的一种有前景的途径。尽管针对量子纳米材料中三重态激子利用的研究已取得大量进展,但直接从纳米材料中提取三重态能量和电子的机制仍然难以实现。

2、原子级精确金属纳米团簇的出现,为探索和改进三重态激子的利用提供了新的机遇。金属纳米团簇是一类新型发光纳米材料,表现出类分子行为,具有可调的带隙以及独特的光学和电子特性。这些性质可以通过调整其尺寸、结构和金属组成来实现精确调控。

3、推动金属纳米材料的实际应用,需要深入研究这些材料中的电子和能量转移机制,这对于它们在三重态敏化剂、光学传感和催化等领域中的开发与利用至关重要。而具有明确结构的金属纳米团簇,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新的机会。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Au7Cu10纳米团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u7Cu10纳米团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氯金酸和氯化亚铜溶解于四氢呋喃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Au7Cu10纳米团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氯金酸与四氢呋喃的质量体积比为(50-100mg):(10-15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u7Cu10纳米团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二苯基-2-吡啶膦与步骤(1)中氯金酸的质量比为(2-3):(1-2)。

5.根据权利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au7cu10纳米团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u7cu10纳米团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氯金酸和氯化亚铜溶解于四氢呋喃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au7cu10纳米团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氯金酸与四氢呋喃的质量体积比为(50-100mg):(10-15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u7cu10纳米团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二苯基-2-吡啶膦与步骤(1)中氯金酸的质量比为(2-3):(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u7cu10纳米团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硼氢化钠与冰水的质量体积比为(40-60mg):(4-6 m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永波周蒙许婷婷陈宇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