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控台及地下铲运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42003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04 19:05
本公开涉及矿山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中控台及地下铲运机,一种中控台,包括工作台面和第一端面,所述工作台面和第一端面之间的角度为α,所述工作台面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用于安装传动转向操控手柄,所述第二安装孔用于安装铲斗操控手柄,所述第三安装孔用于安装行车及驻车制动开关,所述第一端面设置有腰型孔,所述腰型孔用于与铲运机前车架连接;这样一来,将传动转向操控、铲斗操控、行车及驻车制动的控制均集成在中控台上,空间利用更加合理,操作也更加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矿山机械,尤其是涉及一种中控台及地下铲运机


技术介绍

1、铲运机作为一种主要工程机械,主要用于在施工现场进行铲土、运土一体化作业,在矿山机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智慧矿山的建设,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对铲运机等工程机械设备的性能指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服务于宽度为3.0米、高度为3.0米以下的中小型断面的巷道作业的铲运机主要以1m3铲运机、2m3地下铲运机、2.5m3地下铲运机为主,其机身外形尺寸小,容易在巷道内行驶。

2、目前,对于上述的小尺寸铲运机,受限于整机外形尺寸的制约,较为勉强地在车架上设置一个简易的驾驶空间来操作整机,由于操作空间较小,将其操作控制箱置于驾驶空间以外,驾驶空间内仅保留常用的操控行走转向手柄和铲斗工作手柄,且行走转向手柄和铲斗工作手柄均是安装在车架上,操作舒适性较差。此外,由于驾驶空间有限,将行车及驻车制动设置在驾驶空间以外的控制箱内,而行车及驻车制动都是使用频率较高的功能,这给铲运机的操控带来一定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或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控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面(1)和第一端面(2),所述工作台面(1)和第一端面(2)之间的角度为α,所述工作台面(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3)、第二安装孔(4)和第三安装孔(5),所述第一安装孔(3)用于安装传动转向操控手柄,所述第二安装孔(4)用于安装铲斗操控手柄,所述第三安装孔(5)用于安装行车及驻车制动开关,所述第一端面(2)设置有腰型孔(6),所述腰型孔(6)用于与铲运机前车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控台,其特征在于,中控台包括前壁(7),所述前壁(7)与工作台面(1)连接,所述前壁(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圆弧面(8)和第二圆弧面,第一圆弧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控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面(1)和第一端面(2),所述工作台面(1)和第一端面(2)之间的角度为α,所述工作台面(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3)、第二安装孔(4)和第三安装孔(5),所述第一安装孔(3)用于安装传动转向操控手柄,所述第二安装孔(4)用于安装铲斗操控手柄,所述第三安装孔(5)用于安装行车及驻车制动开关,所述第一端面(2)设置有腰型孔(6),所述腰型孔(6)用于与铲运机前车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控台,其特征在于,中控台包括前壁(7),所述前壁(7)与工作台面(1)连接,所述前壁(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圆弧面(8)和第二圆弧面,第一圆弧面(8)和第二圆弧面之间设置有第二端面(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控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面(1)上设置有第一弧形(10)和第二弧形,第一弧形(10)的圆心与第一圆弧面(8)的圆心重合,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帅李启超杨鑫黄鑫欧阳峰李希敏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鑫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