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暨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彩色荧光防伪玻璃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541130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5-30 1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彩色荧光防伪玻璃及其制备方法,涉及荧光防伪技术领域。该方法基于多孔玻璃,包括如下步骤:(1)将多孔玻璃浸入发光溶液中得到发光离子掺杂多孔玻璃,所述发光溶液含有单一或多种发光离子,共掺或不共掺锡离子;(2)使用二氧化碳激光对发光离子掺杂多孔玻璃的防伪区域进行微区加热得到防伪图案。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二氧化碳激光对多孔玻璃进行局部微区加热扫描,以较低的温度激活掺杂区域的发光离子,形成高分辨率荧光图案(如字母、标识),避免高温导致的密实化,处理后玻璃依然保持多孔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荧光防伪,具体涉及一种彩色荧光防伪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荧光防伪技术因其独特的光学响应特性,在高端包装、货币防伪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传统荧光防伪手段(如荧光油墨、标签)虽成本低廉,但存在易复制、耐候性差、图案分辨率低等缺陷,难以满足高安全性需求。近年来,基于无机发光材料的荧光玻璃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其优异的化学稳定性、耐高温及长寿命特性为荧光防伪技术提供了新方向。

2、目前荧光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法、多孔玻璃掺杂法。溶胶凝胶法通过溶胶-凝胶过程将发光离子均匀分散于玻璃基体中,但高温烧结(>800℃)易引发纳米孔闭合和离子团聚,发光效率受限(比如公开号为cn107082571a的专利申请)。此外,活性离子在基体与晶体间的均匀分布加剧了非辐射能量转移(如淬灭效应),难以实现高亮度发光。多孔玻璃掺杂法凭借其高比表面积和连通纳米孔结构,可高效吸附活性离子(如eu³⁺、tb³⁺等),并通过热处理形成发光纳米晶(如sno2),例如,公开号为cn111847886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含二氧化锡的纳米微晶玻璃制备方法,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彩色荧光防伪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基于多孔玻璃,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色荧光防伪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玻璃为多孔二氧化硅玻璃,多孔玻璃的孔径为4~1000n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彩色荧光防伪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玻璃的孔径为4~50nm。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彩色荧光防伪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玻璃为内部均匀分布有纳米微孔的多孔高硅氧玻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色荧光防伪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玻璃浸入发光溶液的时间为20分钟~24小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彩色荧光防伪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基于多孔玻璃,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色荧光防伪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玻璃为多孔二氧化硅玻璃,多孔玻璃的孔径为4~1000n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彩色荧光防伪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玻璃的孔径为4~50nm。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彩色荧光防伪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玻璃为内部均匀分布有纳米微孔的多孔高硅氧玻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色荧光防伪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玻璃浸入发光溶液的时间为20分钟~24小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彩色荧光防伪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书培关柏鸥
申请(专利权)人:暨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