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动态检测与IMUDVL融合的水下SLAM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541111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5-30 1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检测与IMUDVL融合的水下SLAM方法。该方法首先对YOLOv11模型进行训练;再通过IDS工业相机采集水下图像,将当前帧输入到训练好得到的YOLOv11模型,获得动态目标的边界框信息;接着采用superpoint模型进行特征点的提取;再对相邻帧的初步静态特征点,计算特征点光流并输出初步预估轨迹;最后构建因子图用于多传感器的紧耦合优化,并构建因子图的目标函数,输出经过多传感器融合校准后的最优轨迹估计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视觉检测与惯性导航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能够在多扰动水下环境中实现高精度、鲁棒性强的自主定位与建图,为深远海复杂环境中的AUV任务提供了稳定的技术支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主水下航行器(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的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方法,具体涉及基于动态检测与imudvl融合的水下slam方法。


技术介绍

1、从21世纪开始,随着陆地资源日益枯竭,人类将能源开发与探索的焦点转向海洋,尤其是深远海区域。与近海相比,深远海水下环境具有显著差异:其水体因远离陆源污染而相对清澈,但同时也面临高压、低光照、长距离通信受限、动态目标频现(如鱼群、潜水作业设备)以及复杂洋流扰动等独特挑战。auv作为新一代水下机器人,具有安全、智能等优势,在勘探和开发深海资源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靠的导航定位技术是auv安全高效完成任务的先决条件。

2、orb-slam3作为一种先进的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算法,在许多应用中展现了优越的实时性和鲁棒性。但其在深远海动态场景中的应用面临多重瓶颈。首先,水下光照条件差、浑浊水质及悬浮物的存在,使得视觉传感器难以获取清晰图像。其次,尽管orb-slam3在静态环境中能够较好地完成任务,但其对动态环境的适应性较差,常出现丢失跟踪或地图漂移等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动态检测与IMUDVL融合的水下SLAM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动态检测与IMUDVL融合的水下SLAM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的具体方法是,将当前帧输入图像统一缩放至968×608×3,在YOLOv11模型中,通过多尺度特征金字塔提取模块提取多层次特征,包括:图像2×2像素区块用于捕捉小目标细节,图像4×4像素区块用于平衡语义与空间信息,图像8×8像素区块用于集成全局上下文以应对目标遮挡;在Backbone模块中嵌入动态感知增强模块,结合时空注意力机制与局部-全局特征交互,抑制悬浮颗粒与洋流干扰;特征提取阶段采用轻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动态检测与imudvl融合的水下slam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动态检测与imudvl融合的水下slam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的具体方法是,将当前帧输入图像统一缩放至968×608×3,在yolov11模型中,通过多尺度特征金字塔提取模块提取多层次特征,包括:图像2×2像素区块用于捕捉小目标细节,图像4×4像素区块用于平衡语义与空间信息,图像8×8像素区块用于集成全局上下文以应对目标遮挡;在backbone模块中嵌入动态感知增强模块,结合时空注意力机制与局部-全局特征交互,抑制悬浮颗粒与洋流干扰;特征提取阶段采用轻量化csp-densenet结构;neck部分引入自适应特征选择机制,利用可学习门控动态分配多尺度特征权重,最终输出动态目标的先验识别框,包含类型,置信度以及坐标,表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浩乾王秋意王迪王俊玮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