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学膜,具体为一种高辉度银膜、反射片及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1、光学反射膜在lcd背光模组中具有反射导光板光源的作用,市面上常见规格有白反射片,以日商三菱与东丽株式会社的产品为主,我国南亚,长宏,长阳产品等公司也有类似的产品;或有采用多层堆叠挤出形式的反射片,以3m公司的esr为代表,前者多用于大型lcd显示屏,后者则常见于中小尺寸显示屏产品,从手机到平板,笔记本电脑都有,光志光电公司采用银反射膜,主要聚焦于lcd屏的手机平板电脑的背光模组使用,在国内反射片市场上具有相当大的产品份额。
2、目前的高辉度银膜在使用时,折射率不足,影响使用效果,而反射片的防护效果不足,受冲击易出现损伤,并且在组合背光模组时,组合方式不够方便快捷。因此,需要设计高辉度银膜、反射片及背光模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光伏聚酯薄膜的封装机构,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辉度银膜,包括银膜(1),其特征在于:所述银膜(1)包括基础层(11)、增强层(12)、反射基层(13)、调控层(14)、防护层(15),所述基础层(11)的顶部设置有增强层(12),所述增强层(12)的顶部设置有反射基层(13),所述反射基层(13)的顶部设置有调控层(14),所述调控层(14)的顶部设置有防护层(15),所述基础层(11)为超薄双轴拉伸PET膜材质,所述增强层(12)为钛酸酯偶联剂及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涂层材质,所述反射基层(13)为纳米银颗粒涂层,所述调控层(14)为含氟丙烯酸酯树脂材质,所述防护层(15)为硅氧烷改性聚氨酯材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辉度银膜,包括银膜(1),其特征在于:所述银膜(1)包括基础层(11)、增强层(12)、反射基层(13)、调控层(14)、防护层(15),所述基础层(11)的顶部设置有增强层(12),所述增强层(12)的顶部设置有反射基层(13),所述反射基层(13)的顶部设置有调控层(14),所述调控层(14)的顶部设置有防护层(15),所述基础层(11)为超薄双轴拉伸pet膜材质,所述增强层(12)为钛酸酯偶联剂及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涂层材质,所述反射基层(13)为纳米银颗粒涂层,所述调控层(14)为含氟丙烯酸酯树脂材质,所述防护层(15)为硅氧烷改性聚氨酯材质。
2.一种高辉度反射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辉度银膜,还包括反射片(2),所述银膜(1)的顶部设置有反射片(2),所述反射片(2)包括加强层(21)、反射层一(22)、反射层二(23)、反射层三(24)、缓冲层(25)、支撑层(26),所述加强层(21)的顶部设置有反射层一(22),所述反射层一(22)的顶部设置有反射层三(24),所述反射层三(24)的顶部设置有缓冲层(25),所述缓冲层(25)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层(26),所述加强层(21)为石墨烯与铜纳米线复合材质,所述反射层一(22)为蒸镀银离子膜材质,所述反射层二(23)为tio2/al2o3交替纳米层材质,所述反射层三(24)为白色聚酯涂层材质,所述缓冲层(25)为uv固化丙烯酸树脂材质,所述支撑层(26)为超平整pet膜材质。
3.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辉度反射片,还包括背板(3),所述背板(3)的顶部接触有pcb基板(4),所述pcb基板(4)的顶部接触有反射片(2),所述反射片(2)的顶部接触有扩散板(5),所扩散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固定座(7),所述背板(3)的内部滑动套接有连接柱(6),所述连接柱(6)与固定座(7)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柱(6)分别与pcb基板(4)、反射片(2)及扩散板(5)滑动连接,所述反射片(2)的内部滑动套接有多个呈均匀分布的支撑座(10),所述支撑座(10)与扩散板(5)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玲华,林瑾悦,林正发,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元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