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换挡杆返回装置的操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39809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选择线控换挡变速器装置的换挡级的操作装置。该操作装置包括可在至少行驶速度级位置和停车锁闭位置之间运动,且设置有稳定的换挡位置的换挡杆(3),以及一个具有弹簧加载的止动栓柱(10)和止动板(9)的止动装置。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这个操作装置的优点在于具有用于换挡杆(3)运动的促动器装置,其中,这个促动器装置包括分离装置(13)。其中,止动栓柱(10)和止动板(9)借助所述分离装置(13)从第一相对位置-在该位置中止动栓柱(10)啮合到止动板(9)的换挡道(8)中-可移到另一相对位置-在该位置中止动栓柱(10)和换挡道(8)脱离啮合。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换挡杆通过促动器简单和可靠地返回到停车锁闭位置成为可能,并且因此为驾驶人员提供一种有关变速器的实际换挡状可靠的视觉的和触觉的反馈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换挡杆返回装置的操作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换挡变速器,特别是用于具有线控换挡(shift-by-wire)操作的自动变速器的操作装置。汽车的换挡变速器通常是借助 一个在驾驶人员的把手区域中设置 的操作装置进行控制或者接通。为此通常使用操作部件如换挡杆或者变 速杆。这些操作部件例如设置在汽车前排座椅之间。其中对用于换挡变速器的这种类型的操作装置或者换挡杆的结构 和人机工程要求是各式各样的。为了出于安全和人机工程学的原因例如 给驾驶人员提供传动操作的实际感觉要求这种类型的操作装置既为驾 驶人员提供视觉也提供明确的触觉方面的反馈信息。驾驶人员在换挡操 作时应能从这些反馈信息中得出在变速器中实际完成的换挡过程。同时 也应使驾驶人员用目视或者触及挡杆直觉地掌握变速器的瞬时的换挡 状态。因此人们希望借助换挡杆的相应的瞬时位置或者角度位置给驾驶 人员提供有关实际的变速器状态或者有关实际置入的行驶速度级的明 确的 一见觉和触觉方面的反々贵信息。在机械的变速器操作中,或者在换挡杆和换挡变速器之间的机械耦 合的情况中 一例如借助钢索变速器或者杆一 由于是机械耦合所以换挡 杆位置总是和实际的传动位置相吻合。因为通常机械操作的换挡变速器 是多稳态的(变速器换挡位置在多个位置,或者在所有位置是稳定的, 也就是说不自动地发生变化),所以所属的换挡杆也是多稳态的,并且 因此始终保持在分别由驾驶人员放置的位置中。因此驾驶人员 一 方面从相应的换挡杆位置得出变速器的实际换挡 状态,或者借助换挡杆位置识别在变速器中相应置入的行驶速度级,并 且另一方面相信,换挡位置和变速器的实际换挡状态没有差异。然而在越来越多地使用电操作,或者是线控换挡操作换挡变速器装 置的情况中在乘客单元中的操作部件或者换挡杆和发动机舱中的汽车 变速器之间不再存在机械耦合。而是在使用"线控换挡"变速器的情况中 通常仅借助电信号或者电子信号,并且紧接着通常借助换挡信号的电动液压转换来完成换挡指令从操作装置到汽车变速器的传输。现代的换挡 变速器部分地是这种情况,然而特别是实际产生的自动变速器也是这种 情况,这些自动变速器通常是完全由促动器进行遥控。然而在使用电传操作换挡变速器装置时在传动促动机构和换挡杆 之间缺少机械连接导致在 一 定的条件下,或者在有故障的情况下换挡杆 位置不再和变速器的换挡状态相吻合。因此通常现代的自动变速器装置具有一种所谓的自动P功能(Auto-P-Funktion)。这个自动P功能的任务是当离开汽车时总是置入变速器中的停车锁闭位置,以阻止不留神地汽车滑走。换句话说,这个自动P功能一例如当点火钥匙被拔出,或者已离开汽车时该自动P功能就发挥作用一和在换挡杆上实际选择的行驶速度级无关地完成在变速 器中的停车锁闭的自动置入。当驾驶人员将换挡杆实际上例如保留在空挡位置,或者保留在行驶速度位置的一个行驶速度位置中时通过变速器 或者汽车的自动P功能也会置入停车锁闭。然而在这种情况中换挡杆位置不再和变速器的实际的换挡状态相 吻合。因此,在返回汽车时,或者在试图起动汽车时根据换挡杆位置既 在视觉上也在触觉上给驾驶人员发出一个不符合实际的信息。根据对换 挡位置的这种感觉驾驶人员以下述情况为依据,即这个变速器例如位于 空挡位置中,或者位于一个行驶速度级位置中,而实际上在变速器中已 置入了停车锁闭。因此在换挡杆位置和变速器状态之间的这种不一致会 导致驾驶人员的所不希望的错误操作,或者得出错误的结论,并且也因 此导致安全方面危险的局面,或者专门地给驾驶人员设置一个附加的信 号装置。在通过自动P置入停车锁闭时,这个信号装置给驾驶人员发出 一个信号,只有当手动地将换挡杆置入到停车锁闭位置时才能起动汽 车。人们企图采用下述办法对付所述困难,即将线控换挡变速器的换挡 杆设计成单稳的操作部件。换句话说,其意思是,这种单稳设计的换挡 杆在每次操作之后总是重新返回到同一中间位置。在一种单稳的换挡杆 中关于变速器的实际换挡状态的反馈只是由一个单独的显示器例如借 助发光二极管来完成。另一方面在单稳的换挡杆中不能借助换挡杆位置外:械的换挡逻辑和必要a的换挡'锁闭,、例如所谓的钥匙锁-和换挡锁(Keylock-und Shiftlock)锁闭在单稳设计的换挡杆中通常是难于实现, 并且为了换挡杆的有选择的闭锁需要昂贵的促动机构。这样,例如作为所谓的钥匙锁(Keylock)系统公开的安全功能在自动 换挡变速器装置中导致只要点火钥匙一拔出就将换挡杆闭锁在"P"位置 中。因此,在具有和换挡变速器装置有机械耦合的操作装置中防止在点 火钥匙拔出或者点火断开时人们不留神地操作换挡杆,并且因此防止不 留神地离开变速器中的停车锁闭,否则汽车可能如人们所不希望的那样 运动。这样的安全功能的另 一实例是换挡锁闭锁。这种换挡闭锁是用于出 于安全的原因只有在踩了制动时才能从换挡位置"P"和"N"中换挡出来。 这种做法也用于这样的目的,即已在置入一个行驶速度级时就防止汽车 的未经控制的起动。此外这些已公开的单稳设计的操作装置还具有下述缺点,即驾驶人 员必须习惯于具有总是返回到中间位置的驾驶杆的新的操作方案,其 中,这种操作方案和传统的传动操作有很大的不同。此外,这种类型的 单稳设计的操作装置通常包括有多个用于根据汽车的行驶状态有选择 地中止不允许的换挡指令的促动器,这些在结构上是很费事的,因此产 生了相应的成本。由于有了这样的背景情况,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用于换挡 变速器装置的操作装置。采用这种操作装置可克服在所述的现有技术中 存在的缺点。其中,采用本专利技术应能够即使在使用电传控制的换挡变速 器装置时换挡杆位置总是反映变速器的实际换挡状态,从而应能实现关 于变速器的实际换挡状态的可靠的视觉和触觉的反馈。特别应防止在自 动置入停车锁闭时当在变速器中实际置入的是停车锁闭时换挡杆却会 使人发生误解地停留在一个行驶速度级中。同时应使操作装置结构设计 比较简单、成本有利、并且结实牢固。这个任务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的操作装置得以完成。优选地实施形式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操作装置按照本身而言首先以公开的方式包括一个 具有至少一个换挡道的换挡杆和一个具有一个止动栓柱一它的止动栓 柱尖端部由弹簧加载地在止动板中滑动一的止动装置。其中和传统的才喿作方案相 一致地将换挡杆设计成具有相应的稳定的换挡杆位置的多稳 态的操作部件。然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操作装置的优点在于用于促使换挡杆的促动运 动的,特别是在自动P时用于换挡杆自动地返回到停车锁闭位置的促动装置。在这种情况中促动器装置具有一个促动地(aktuatorisch)—例如电 动地或者电磁地一驱动的分离装置。借助这个分离装置可将止动栓柱和 止动板从一个第一相对位置促动地运动到另一相对位置。在这个第一相 对位置中止动栓柱止动地啮合到止动板的一个设置有止动凹部的止动 轨迹中。这就是操作装置的正常运行,同时将换挡杆相应地止动在单个 的换挡杆位置中。然而在另 一相对位置中一这个相对位置是用于使换挡 杆轻巧、自动地返回到特别是停车锁闭位置一止动栓柱和止动板的止动 轨迹脱离啮合。换句话说,其意思是由于有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分离装置的促动器 装置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选择线控换挡变速器装置的换挡级的操作装置,该操作装置包括可在至少一个行驶速度级位置和停车锁闭位置之间运动的且有稳定的换挡杆位置的换挡杆(3)以及具有弹簧加载的止动栓柱(10)和止动板(9)的止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用于使换挡杆(3)促动地运动的促动器装置,所述促动器装置包括促动地被驱动的分离装置(13),止动栓柱(10)和止动板(9)借助所述分离装置(13)从第一相对位置,可移到止动栓柱(10)和换挡轨迹(8)脱离啮合的另一相对位置,在该第一相位置中止动栓柱(10)啮合到止动板(9)的换挡轨迹(8)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W克利马内尔L拉克S罗森特雷特H默克莱因A吉弗
申请(专利权)人:ZF腓特烈港股份公司奥迪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