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具体为用于新能源汽车有序充电导轨式机器人的智能调度控制方法,尤其是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的导轨式机器人的智能调度控制技术和实现方法(直轨+u型轨)。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充电需求日益增长,充电站的运营效率和充电秩序成为关键问题。传统的固定式充电桩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油车占位和超时占位的情况,严重影响充电桩的使用,造成充电资源浪费。为了解决这些使用痛点,导轨式机器人被引入到充电站中,以实现自动化的有序共享充电。现有技术中,机器人调度系统多采用固定路径或简单算法,缺乏灵活性和智能决策能力,无法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充电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新能源汽车有序充电导轨式机器人的智能调度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智能调度控制技术和实现方法,通过优化机器人的运行路径和调度策略,提高充电站的运营效率和充电秩序。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用于新能源汽车
...【技术保护点】
1.用于新能源汽车有序充电导轨式机器人的智能调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有序充电导轨式机器人的智能调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调度系统用于实时监控充电站的状态,包括导轨式机器人的当前位置、空闲桩的数量和位置、待充电车辆的位置;场景识别模块根据机器人的当前停靠位置、目标位置以及空闲桩的位置,智能识别出不同的充电场景;路径规划算法,针对直轨+U型轨的充电调度场景,设计不同的路径规划算法,计算出最优路径,以最小化机器人的移动距离和时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有序充电导轨式机器人的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新能源汽车有序充电导轨式机器人的智能调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有序充电导轨式机器人的智能调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调度系统用于实时监控充电站的状态,包括导轨式机器人的当前位置、空闲桩的数量和位置、待充电车辆的位置;场景识别模块根据机器人的当前停靠位置、目标位置以及空闲桩的位置,智能识别出不同的充电场景;路径规划算法,针对直轨+u型轨的充电调度场景,设计不同的路径规划算法,计算出最优路径,以最小化机器人的移动距离和时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有序充电导轨式机器人的智能调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场景1:当目标位置的距离≥停靠位置的距离,且空闲桩在机器人和目标位置之间,则场景1路径 =(空闲桩位置-当前停靠位置)+(目标位置-空闲桩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有序充电导轨式机器人的智能调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场景2:当目标位置的距离≥停靠位置的距离,且空闲桩在机器人和最小车位之间,则场景2路径=(当前停靠位置-空闲桩位置)+(目标位置-空闲桩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有序充电导轨式机器人的智能调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场景3:当目标位置的距离>停靠位置的距离,且空闲桩在目标位置和最大车位之间,则场景3路径 =(空闲桩位置-当前停靠位置)+(空闲桩位置-目标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有序充电导轨式机器人的智能调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场景4:当目标位置的距离<停靠位置的距离,且空闲桩在机器人和目标位置之间,则场景4路径 =(当前停靠位置-空闲桩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凯敏,叶青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林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