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光纤收卷,涉及一种光纤盘绕装置。
技术介绍
1、光纤是一种纤细的、通常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用于光信号的传输,光纤根据其结构和应用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单模光纤具有较小的纤芯直径,适用于长距离、高速率的通信场景,而多模光纤的纤芯直径较大,适用于短距离、中低速率的通信场景,而光纤盘绕装置是一种专门用于管理和保护光纤的设备,它能够确保光纤在储存或传输过程中保持适当的张力和曲率,防止光纤受损。
2、常见的光纤盘绕装置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固定光纤的支架,以及用于引导光纤盘绕的机制,工作原理是通过旋转或移动装置来实现光纤的均匀盘绕,然而,现有引导光纤盘绕的装置仅用于将光纤以引线柱的方式向绕线装置的绕线轴引导,但是这种引导通常是向绕线轴的固定位置进行的引导,但是对于具有一定长度的绕线轴,该方式使得光纤在绕线轴分布过于集中。此外,现有绕线装置的收卷辊直径固定,因而在对光纤进行收卷时无法保持光纤的均匀张力,导致盘绕效率降低,甚至可能损伤光纤,且由于不同直径的光纤在盘绕时需要不同的张力和空间,因而固定直径的绕线辊无法为特定直径的光纤提供最优的盘绕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可移动引导绕线的问题,并进一步通过收扩机构对绕线轴的直径调整以解决保持光纤均匀张力的问题。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光纤盘绕装置,包括:
2、绕线装置,包括绕线轴;
3、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导向轴以及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引线装置,所述绕
4、其中,所述移动装置沿所述导向轴的轴向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光纤由所述引线装置引导并随所述移动装置的移动而移动绕卷在所述绕线装置的所述绕线轴。
5、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光纤盘绕装置,所述导向装置的所述导向轴包括丝杠螺杆,所述移动装置包括丝杠螺母,所述引线装置包括引线柱;
6、所述导向装置还包括:
7、第一支架;
8、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
9、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在所述导向轴的轴向方向相对设置;
10、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
11、底杆,所述底杆设置在所述丝杠螺母的下端,底杆的下端成型为限位部;
12、导轨,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之间,所述导轨包括导轨槽,所述底杆的所述限位部限位在所述导轨槽中;
13、第一转动驱动装置,所述第一转动驱动装置与所述丝杠螺杆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丝杠螺杆转动;
14、其中,所述丝杠螺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二轴承之间,所述丝杠螺杆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中,所述丝杠螺杆的第二端设置在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中。
15、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光纤盘绕装置,所述绕线装置,还包括:
16、第三支架;
17、第二转动驱动装置,所述第二转动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第三支架上;
18、第一限位盘,所述第一限位盘与所述第二转动驱动装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限位盘转动;
19、第二限位盘,所述第二限位盘与所述第一限位盘在所述绕线轴的轴向方向相对设置;
20、卡座,所述卡座与所述第三支架在所述绕线轴的轴向方向相对设置,所述卡座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盘的下方,所述卡座设置用于容置及支撑所述第二限位盘边沿的卡槽;
21、其中,所述绕线轴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盘与所述第二限位盘之间,所述绕线轴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限位盘的中心区域,所述绕线轴的第二端固定在所述第二限位盘的中心区域。
22、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光纤盘绕装置,所述绕线装置的卡座,还包括:
23、圆柱滚轮,所述圆柱滚轮沿着开槽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卡槽的两个相对的槽壁之间。
24、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光纤盘绕装置,所述绕线装置的第二转动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
25、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光纤盘绕装置,所述导向装置的第一转动驱动装置包括带传动装置,所述带传动装置包括主动皮带轮、从动皮带轮以及设置在所述主动皮带轮、从动皮带轮之间的传动带,所述从动皮带轮与所述丝杠螺杆的第一端连接;
26、所述主动皮带轮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27、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光纤盘绕装置,所述第二限位盘在其前筒壁设置若干朝向第一时针方向弯曲的第一收扩曲线贯通孔,所述第一收扩曲线贯通孔的两个孔端部位置分别设置在靠近圆形区域、靠近圆周区域;
28、所述绕线装置,还包括收扩机构,所述收扩机构包括:
29、转动盘,所述转动盘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盘内部的空间中,所述转动盘设置若干朝向第二时针方向弯曲的第二收扩曲线贯通孔,所述第二收扩曲线贯通孔的两个孔端部位置分别设置在靠近圆形区域、靠近圆周区域;
30、第三转动驱动装置,所述第三转动驱动装置与所述转动盘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转动盘转动;
31、装配盘,所述装配盘上设置插杆及限位杆,所述插杆贯穿并限位在所述前筒壁的第一收扩曲线贯通孔、所述转动盘的第二收扩曲线贯通孔中,所述限位杆贯穿并限位在所述前筒壁的第一收扩曲线贯通孔中;
32、张紧轴,所述张紧轴包括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装配盘固定,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限位盘之间具有间隙;
33、其中,所述第一收扩曲线贯通孔与所述第二收扩曲线贯通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时针方向与所述第二时针方向是相反时针方向。
34、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光纤盘绕装置,还包括:
35、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插杆第一端的前端设置的螺纹配合,将所述转动盘以及前筒壁限位在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装配盘之间。
36、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光纤盘绕装置,所述第三转动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
37、所述光纤盘绕装置还包括第四支架,所述第二电机的壳体设置在所述第四支架上,由所述第四支架支撑所述第二电机的壳体,使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所在高度与所述转动盘上的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位置设置在同一高度,由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并支撑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盘内部空间中的所述转动盘,所述第二限位盘在其后筒壁设置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的贯通孔,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贯通孔与所述转动盘固定,且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贯通孔之间具有一定间隙,使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不与所述第二限位盘连接。
38、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光纤盘绕装置,所述转动盘朝向第二时针方向弯曲的所述第二收扩曲线贯通孔的外侧孔壁推压所述插杆,从而所述限位杆在所述前筒壁的朝向第一时针方向弯曲的第一收扩曲线贯通孔的导向作用下,使所述插杆以及限位杆沿着所述前筒壁的第一收扩曲线贯通孔向圆心方向移动以收缩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纤盘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盘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装置(200)的所述导向轴(210)包括丝杠螺杆,所述移动装置(220)包括丝杠螺母,所述引线装置包括引线柱(2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盘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装置(100),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盘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装置(100)的卡座(170),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盘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装置(100)的第二转动驱动装置(140)包括第一电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盘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装置(200)的第一转动驱动装置(280)包括带传动装置,所述带传动装置包括主动皮带轮(281)、从动皮带轮(282)以及设置在所述主动皮带轮(281)、从动皮带轮(282)之间的传动带(283),所述从动皮带轮(282)与所述丝杠螺杆的第一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盘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盘(160)在其前筒壁(1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纤盘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纤盘绕装置,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纤盘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163)朝向第二时针方向弯曲的所述第二收扩曲线贯通孔(1631)的外侧孔壁推压所述插杆(1651),从而所述限位杆(1652)在所述前筒壁(161)的朝向第一时针方向弯曲的第一收扩曲线贯通孔(1611)的导向作用下,使所述插杆(1651)以及限位杆(1652)沿着所述前筒壁(161)的第一收扩曲线贯通孔(1611)向圆心方向移动以收缩所述张紧轴(166)之间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盘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盘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装置(200)的所述导向轴(210)包括丝杠螺杆,所述移动装置(220)包括丝杠螺母,所述引线装置包括引线柱(2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盘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装置(100),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盘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装置(100)的卡座(170),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盘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装置(100)的第二转动驱动装置(140)包括第一电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盘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装置(200)的第一转动驱动装置(280)包括带传动装置,所述带传动装置包括主动皮带轮(281)、从动皮带轮(282)以及设置在所述主动皮带轮(281)、从动皮带轮(282)之间的传动带(283),所述从动皮带轮(282)与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