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技术、仿生机械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具身智能的双足机器人踝关节机构。
技术介绍
1、当前机器人踝关节及足部结构设计主要集中在刚性机械关节上,这类关节通常依赖高精度传感器、复杂的控制算法以及中央控制器来实现运动。然而,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构智能化面临着三大核心挑战:复杂环境的高适应性、快速响应的高实时性以及服役行为的高可靠性。
2、然而,传统刚性关节设计在应对复杂地形或快速响应需求时,暴露出以下问题:
3、1.刚性设计对冲击力的鲁棒性不足,易损坏,且对环境的适应性较低;
4、2.对高性能传感器和中央控制器的依赖增加了系统复杂性和成本;
5、3.在仿生性和灵活性方面,与人体踝关节的自然运动方式仍有较大差距。
6、近年来,“具身智能化”概念逐渐兴起,该思想强调通过增强系统本体的自适应能力,减少对外部控制系统的依赖。在踝关节设计中引入具身智能化思想,通过充分利用机构的形态学特性与外界环境的交互关系,从人类高效行走和奔跑的自然运动中汲取灵感,以双足机器人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具身智能的双足机器人踝关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0),类滑膜(11),半圆形硅胶关节头(12),底座(13);所述基座(10)通过插销与大腿(6)底部进行连接形成过盈配合;所述类滑膜(11)上表面与基座(10)粘连,所述类滑膜(11)下表面与半圆形硅胶关节头(12)粘连;同时半圆形硅胶关节头(12)与底座(13)通过插销与插孔连接为一体;所述底座(13)与足支撑结构(15)上的踝关节底座铰接孔(1502)进行插销连接形成过盈配合进而紧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具身智能的双足机器人踝关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足支撑结构(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具身智能的双足机器人踝关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0),类滑膜(11),半圆形硅胶关节头(12),底座(13);所述基座(10)通过插销与大腿(6)底部进行连接形成过盈配合;所述类滑膜(11)上表面与基座(10)粘连,所述类滑膜(11)下表面与半圆形硅胶关节头(12)粘连;同时半圆形硅胶关节头(12)与底座(13)通过插销与插孔连接为一体;所述底座(13)与足支撑结构(15)上的踝关节底座铰接孔(1502)进行插销连接形成过盈配合进而紧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具身智能的双足机器人踝关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足支撑结构(15)包括足主体结构(1501),踝关节底座铰接孔(1502),人工肌肉连接孔(1503),兴奋感知器固定位(15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具身智能的双足机器人踝关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兴奋感知器固定位(1504)上安装有兴奋感知器(17),所述兴奋感知器(17)的主要构成为上端盖(1705),下端盖(1701)和气道活动杆件(1702),所述气道活动杆件(1702)与固定杆件间的弹簧(1703)相互作用,在足底兴奋感知器活动件(1704)的带动下实现气道活动杆件(1702)的上下移动,使其气道产生扭结,进而气道状态产生改变实现信号传递,所述兴奋感知器活动件(1704)下方连接半圆形类弧足(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具身智能的双足机器人踝关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兴奋感知器(17)的配合方式为上端盖(17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论飞,杨浩,陈锐,柏李,
申请(专利权)人: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