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生物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527643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5-16 14:25
本技术涉及湿地生态系统领域,具体是一种浮游生物监测系统。包括防水红外高清摄像头、ONU模块以及主机;防水红外高清摄像头安装于目标水体中,用于采集浮游动物的数量、种类数据;防水红外高清摄像头通过光纤连接于ONU模块;ONU模块通过光纤连接于防水红外高清摄像头,并将防水红外高清摄像头采集的数据通过光纤传输于主机;主机通过串口电平转换器连接于上位机,用于将浮游生物的种群特征信息发送至上位机。用户可以在显示终端随时观察数据,可以根据浮游动物数量和种类,自行设定阈值。本技术可实现对湿地生态系统的浮游动物数据进行实时监测,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人工检测方式存在的诸多不足和限制,具有精确性、高效性和及时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湿地生态系统领域,具体是一种浮游生物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1、湿地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均起到其他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湿地保护是生态文明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构建功能完备、景观优美的湿地生态系统。

2、通过对湿地生态区内地物要素、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等进行全面、透彻、及时的感知、监测、评估,为湿地保护、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为湿地生态科普与科研工作打下基础。浮游动物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衡量湿地自然属性、水环境质量、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指标,目前在湿地还没有建立过这样一个监测系统,大多选择现场踏勘,根据人为的采样和观察来了解浮游动物的种群变化及活动状况,这种非连续抽样检测方式带来的结果往往是无法全面反映浮游动物种群的实际情况,对于人力物力也是极大的浪费。而国内目前对于一些浮游动物种群情况的监测案例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人工抽样检测不便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浮游生物监测系统。监测系统数据传输采用有线网络形式传输,用户可以在手机端、pc端以及其他显示终端随时观察数据,可以根据浮游动物数量和种类,自行设定阈值。一旦超过阈值,用户会受到警告提示。

2、本技术具体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3、浮游生物监测系统,包括防水红外高清摄像头、onu模块以及主机;所述防水红外高清摄像头安装于目标水体中,用于采集浮游动物的数量、种类数据;所述防水红外高清摄像头通过光纤连接于onu模块;所述onu模块通过光纤连接于防水红外高清摄像头,并将防水红外高清摄像头采集的数据通过光纤传输于主机;

4、主机通过串口电平转换器连接于上位机,用于将浮游生物的种群特征信息发送至上位机。

5、进一步的,所述上位机为手机端或电脑端。

6、进一步的,所述防水红外高清摄像头安装于目标河岸中,位于水面下0.3米。

7、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8、本技术中防水红外高清摄像头安装于目标水体中,能够高效地采集浮游动物的数量和种类数据。其高清晰度和红外功能使其能够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准确捕捉浮游生物的信息,为后续数据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通过光纤连接的onu模块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主机,实现了远程数据传输的功能,能够有效地避免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信号干扰和质量损失,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9、主机负责接收、整合和处理来自防水红外高清摄像头的数据,通过串口电平转换器连接至上位机,将浮游生物的种群特征信息发送至上位机。这样的设计使得数据处理更加高效,并能够实现对浮游生物种群的实时监测和分析。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或电脑端监测浮游生物的种群状况,及时了解水体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为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浮游生物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红外高清摄像头、ONU模块以及主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游生物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为手机端或电脑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游生物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红外高清摄像头安装于目标河岸中,位于水面下0.3米。

【技术特征摘要】

1.浮游生物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红外高清摄像头、onu模块以及主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游生物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绪刚夏兆辉杨广刘金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