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机用高弹重载联轴器及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526183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5-13 18:5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磨机用高弹重载联轴器及设计方法。所述磨机用高弹重载联轴器包括:内齿圈,其上设置有内齿,每两个内齿之间形成一个齿槽;外齿圈,其上设置有外齿,所述外齿圈套设在所述内齿圈内部,一个所述外齿设置在一个齿槽内;弹性体组,一个弹性体组设置在一个外齿与一个内齿之间,弹性体组至少包括第一硬度弹性体组以及第二硬度弹性体组,第一硬度弹性体组的硬度大于第二硬度弹性体组的硬度。本申请的弹性体即具备硬度较软的缓冲性也具备较硬的传递转矩的作用,当设备启动时,硬度较低的弹性体先受力被压缩,提供一个很好的缓冲减震效果;当压缩到一定量时,硬度较高的弹性体开始接触受力,从而传递较大的转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联轴器,尤其涉及一种磨机用高弹重载联轴器以及磨机用高弹重载联轴器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1、联轴器按照是否具有补偿被连接两轴对中误差的能力可以分为挠性联轴器和刚性联轴器。挠性联轴器具备补偿能力,在挠性联轴器中,根据联轴器是否具有弹性元件,可以分为有弹性元件的挠性联轴器和无弹性元件的挠性联轴器。

2、在有弹性元件的挠性联轴器中,通过弹性元件的变形来补偿被连接两轴的对中误差。当然,传递扭矩也需要通过弹性元件进行传递,这就对弹性元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即需要达到刚柔并济,要有足够的刚度来传递转矩,又要保证足够的柔性,以提供缓冲减震的作用。

3、这就导致了一个矛盾问题,现有技术方案一般选用非金属弹性体作为弹性件,但为了保证联轴器能够传递足够大的转矩,一般非金属弹性件的硬度都会较高,最终缓冲减震效果一般(也就是非金属弹性件的硬度导致无法提供适当的缓冲效果)。而且联轴器左右两端的轮毂也是相对固定的,这也就决定了其轴向误差补偿能力也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

4、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磨机用高弹重载联轴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磨机用高弹重载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磨机用高弹重载联轴器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机用高弹重载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齿槽通过位于齿槽内的所述外齿(21)分割成第一容积齿槽以及第二容积齿槽,所述第一硬度弹性体组容纳在第一容积齿槽内,所述第二硬度弹性体组容纳在所述第二容积齿槽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磨机用高弹重载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硬度弹性体组均包括一个第一硬度弹性体(3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磨机用高弹重载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二硬度弹性体(32)至少包括一个第二弹性体第一硬度区域以及一个第二弹性体第二硬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磨机用高弹重载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磨机用高弹重载联轴器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机用高弹重载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齿槽通过位于齿槽内的所述外齿(21)分割成第一容积齿槽以及第二容积齿槽,所述第一硬度弹性体组容纳在第一容积齿槽内,所述第二硬度弹性体组容纳在所述第二容积齿槽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磨机用高弹重载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硬度弹性体组均包括一个第一硬度弹性体(3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磨机用高弹重载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二硬度弹性体(32)至少包括一个第二弹性体第一硬度区域以及一个第二弹性体第二硬度区域,其中,第二弹性体第一硬度区域的硬度小于第二弹性体第二硬度区域;其中,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磨机用高弹重载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一硬度弹性体(31)至少包括一个第一弹性体第一硬度区域(311)以及一个第一弹性体第二硬度区域(312),其中,第一弹性体第一硬度区域(311)的硬度小于第一弹性体第二硬度区域(312);其中,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磨机用高弹重载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硬度弹性体(31)包括第一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冠华李会敬于希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巴什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