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线缆的自动套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20940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5-09 18:56
本技术涉及车用线缆套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用线缆的自动套管装置,包括自动套管装置主体和硬质套管,所述自动套管装置主体上设有安装框架,且安装框架内侧均匀间隔安装有支撑凹轮,并且硬质套管置于支撑凹轮上方,所述自动套管装置主体上方安装有丝杆传动机构,且丝杆传动机构通过丝杆结构活动连接有直线移动座,并且直线移动座底部两侧分别连接有套管开口器以及套管夹持件,所述套管开口器朝向套管夹持件的一端为尖头结构,且套管开口器另一端为开口结构。该车用线缆的自动套管装置解决了车用线缆在套硬质套管时由于套管硬度大带来的不便问题,在套管位置稳固的情况下,使线缆在套管内移动,并方便了上下料问题,自动化程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用线缆套管,具体为一种车用线缆的自动套管装置


技术介绍

1、车用线缆套管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线缆不受损害,并确保车辆电气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套管不但有助于保持线缆的整洁有序,还对线缆起到防止磨损、防腐蚀、防火阻燃、电气绝缘的作用,并帮助线缆适应车辆不同区域的环境特点,如发动机舱的高温、底盘下的潮湿和脏污环境等。

2、现有的车用线缆通过套管装置进行套管的自动安装处理,但是套管分为热缩套管和硬质套管,硬质套管侧边设置开口缝,使线缆能够卡入套管内,但是套管硬度大,打开不易,且线缆卡入过程中容易产生摩擦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线缆的自动套管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套管分为热缩套管和硬质套管,硬质套管侧边设置开口缝,使线缆能够卡入套管内,但是套管硬度大,打开不易,且线缆卡入过程中容易产生摩擦损坏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用线缆的自动套管装置,包括自动套管装置主体和硬质套管,所述自动套管装置主体上设有安装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用线缆的自动套管装置,包括自动套管装置主体(1)和硬质套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套管装置主体(1)上设有安装框架(2),且安装框架(2)内侧均匀间隔安装有支撑凹轮(3),并且硬质套管(4)置于支撑凹轮(3)上方,所述自动套管装置主体(1)上方安装有丝杆传动机构(9),且丝杆传动机构(9)通过丝杆结构活动连接有直线移动座(6),并且直线移动座(6)底部两侧分别连接有套管开口器(10)以及套管夹持件(7),所述套管开口器(10)朝向套管夹持件(7)的一端为尖头结构,且套管开口器(10)另一端为开口结构,所述套管开口器(10)的开口结构处设有连接杆(13),且连接杆(13)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线缆的自动套管装置,包括自动套管装置主体(1)和硬质套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套管装置主体(1)上设有安装框架(2),且安装框架(2)内侧均匀间隔安装有支撑凹轮(3),并且硬质套管(4)置于支撑凹轮(3)上方,所述自动套管装置主体(1)上方安装有丝杆传动机构(9),且丝杆传动机构(9)通过丝杆结构活动连接有直线移动座(6),并且直线移动座(6)底部两侧分别连接有套管开口器(10)以及套管夹持件(7),所述套管开口器(10)朝向套管夹持件(7)的一端为尖头结构,且套管开口器(10)另一端为开口结构,所述套管开口器(10)的开口结构处设有连接杆(13),且连接杆(13)底部安装有线缆夹持件(11),并且线缆夹持件(11)与套管夹持件(7)均为气动夹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线缆的自动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2)内侧两端还分别对称安装有第一夹持滚筒(5)以及第二夹持滚筒(8),且硬质套管(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晓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富升电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