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支架3D肝细胞微组织、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519097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5-09 1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支架3D肝细胞微组织、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通过一步法移植策略,将肝细胞和间质细胞混合后进行3D共培养,制备出具有与天然肝脏类似组织结构的无支架3D肝细胞微组织。该方法简化了传统技术中需要多次注射的步骤,提高了临床可操作性,并且所制备的3D肝细胞微组织可广泛应用于药物筛选、毒性测试、肝病模型的建立、肝组织工程与细胞移植,以及肝脏疾病的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所属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存储装置、处理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及有关说明,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术语“包括”或者任何其它类似用语旨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还包括这些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装置所固有的要素。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介绍

1、脾脏作为一个拥有广阔空间和丰富血供的器官,确实为肝细胞再生提供了理想的环境。其丰富的血管网络有助于为再生的肝细胞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氧气,这对于细胞的生长和存活至关重要。然而,脾脏的天然结构特点——基质含量稀少且结构疏松,却成为了肝细胞在其上生长和功能化的主要障碍,由于缺乏足够的基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支架3D肝细胞微组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支架3D肝细胞微组织由肝细胞和间质细胞组成,所述肝细胞和所述间质细胞在体外以(5-15):1的数量比例混匀后,通过3D共培养过程形成所述无支架3D肝细胞微组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支架3D肝细胞微组织,其特征在于,所述肝细胞为原代肝细胞、多能干细胞诱导的肝细胞和直接重编程诱导的肝细胞中的一种或几种,细胞来源包括但不限于小鼠、大鼠、兔、猴、猪、狗和人;所述间质细胞为心、肝、肺或肾来源的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血管周细胞和免疫间质细胞中的一种或几种,细胞来源包括但不限于小鼠、大鼠、兔、猴、猪、狗和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支架3d肝细胞微组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支架3d肝细胞微组织由肝细胞和间质细胞组成,所述肝细胞和所述间质细胞在体外以(5-15):1的数量比例混匀后,通过3d共培养过程形成所述无支架3d肝细胞微组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支架3d肝细胞微组织,其特征在于,所述肝细胞为原代肝细胞、多能干细胞诱导的肝细胞和直接重编程诱导的肝细胞中的一种或几种,细胞来源包括但不限于小鼠、大鼠、兔、猴、猪、狗和人;所述间质细胞为心、肝、肺或肾来源的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血管周细胞和免疫间质细胞中的一种或几种,细胞来源包括但不限于小鼠、大鼠、兔、猴、猪、狗和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支架3d肝细胞微组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支架3d肝细胞微组织为球形,所述球形无支架3d肝细胞微组织的直径范围为50微米-500微米。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无支架3d肝细胞微组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肝细胞为原代肝细胞、多能干细胞诱导的肝细胞、化学重编程诱导的肝细胞和经过基因编辑的肝细胞中的一种或几种,制备得到的肝细胞悬浮液的浓度为102-105/ml,优选为103/ml。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间质细胞为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血管周细胞和免疫间质细胞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定向分化诱导因子为调控间质细胞黏附和增殖过程的生长因子、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化学小分子中的至少两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磊刘春艳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南京大学锡山应用生物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