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终端设备快速上下电时剩余电压的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517386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5-09 12:4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终端设备快速上下电时剩余电压的控制系统,包括:电源供电模块、MCU主控模块、电源开关控制电路、剩余电压处理电路、防倒灌电路和通讯模块,所述MCU主控模块分别与电源开关控制电路和剩余电压处理电路连接,所述电源开关控制电路分别与电源供电模块和防倒灌电路连接,所述通讯模块分别与防倒灌电路和剩余电压处理电路连接。本技术能满足终端设备在异常情况下断电和需要通讯模块反复开关运行情况下,通讯模块不会出现工作异常和永久损坏等情况,保证低功耗终端设备长期通讯工作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源控制电路,尤其涉及一种终端设备快速上下电时剩余电压的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1、现在很多物联网终端设备都包含mcu主控模块和通讯模块,现有的通讯模块电源控制设计中只关注于电源的上电控制,没关注到通讯模块进入低功耗模式掉电后剩余电压的处理。因为随着物联网设备的兴起和低功耗需求被客户所重视,所以设计者需要考虑通讯模块在各种工作模式切换时所在功耗和工作稳定性。

2、当终端设备正常运行时需要给通讯模块供电,使通讯模块在初始化、收发模式和深度睡眠模式下运行;当终端设备休眠后切断该电源,如果负载电路有大电容,会引起通讯模块负载电路上的电压下降缓慢,导致通讯模块的io端口有剩余电压反灌到mcu主控模块。目前很多低功耗物联网终端设备需要在多种工作模式下进行切换,由于通讯模块需要从正常收发模式的大负载切换到休眠模式的轻负载时,传统设计上未考虑终端设备遇到特殊情况(比如检测到短路或者其他情况)需要快速反复开关通讯模块的场景下,负载电路在未完全掉电的情况下重新上电,可能会导致异常断电、快速开关时通讯模块初始化失败、内存数据丢失、通讯模块工作异常或出现开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终端设备快速上下电时剩余电压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供电模块、MCU主控模块、电源开关控制电路、剩余电压处理电路、防倒灌电路和通讯模块,所述MCU主控模块分别与电源开关控制电路和剩余电压处理电路连接,所述电源开关控制电路分别与电源供电模块和防倒灌电路连接,所述通讯模块分别与防倒灌电路和剩余电压处理电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终端设备快速上下电时剩余电压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开关控制电路包括二极管D2、电阻R1、电阻R2、电阻R4、电阻R5、电容C1、三极管Q2和MOS管Q1,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和电阻R4的一端均连接至MCU主控模块,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终端设备快速上下电时剩余电压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供电模块、mcu主控模块、电源开关控制电路、剩余电压处理电路、防倒灌电路和通讯模块,所述mcu主控模块分别与电源开关控制电路和剩余电压处理电路连接,所述电源开关控制电路分别与电源供电模块和防倒灌电路连接,所述通讯模块分别与防倒灌电路和剩余电压处理电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终端设备快速上下电时剩余电压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开关控制电路包括二极管d2、电阻r1、电阻r2、电阻r4、电阻r5、电容c1、三极管q2和mos管q1,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和电阻r4的一端均连接至mcu主控模块,所述三极管q2的b极分别与二极管d2的正极、电阻r4的另一端和电阻r5的一端连接,所述q2的e极和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c极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mos管q1的g极分别与电阻r2的另一端、电容c1的一端和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mos管q1的s极、电容c1的另一端和电阻r1的另一端均连接至电源供电模块,所述mos管q1的d极连接至防倒灌电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终端设备快速上下电时剩余电压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剩余电压处理电路包括电阻r3、电阻r6、电容c3和三极管q3,所述电阻r3的一端与电容c3的一端均连接至mcu主控模块,所述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越胜苏伟钦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四信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