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节能型建筑材料生产专用设备的,尤其涉及一种建筑钢构接合结构。
技术介绍
1、近年来,轻钢结构住宅的优越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知,并逐渐成为住宅技术新热点,在北美、欧洲等地,轻钢结构建筑已是一种常见的结构体系,采用轻钢结构的住宅所占比例已经从90 年代初的5% 发展到现在的25%,轻钢结构房屋体系以其高度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和高效的现场安装水平、优良的使用新型,健康的家居产品理念,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
2、目前住宅中所使用的钢构件,通常只是采用单一的钢构件,如“工”型钢、“h”型钢、“c”型钢等。
3、目前习知钢构焊接接合结构其以至少一h型钢柱体、至少一h型横梁体及数支撑钢板所构成,其h型横梁体设于h型钢柱体侧边,该数支撑钢板依需求设于h型钢柱体或h型横梁体内侧,而该h型钢柱体、h型横梁体及支撑钢板的相接处,以焊接方式加以结合固定,虽其可达固定的功效,但加工施作上较为费工耗时,且施作上较为不便利,于施工时存在工安及危安风险,故有改良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钢构接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钢构接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主体(101a)两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对接头(101b)包括与凹槽配合的配合板(104),所述配合板(104)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配合板(104)上连接有挡板(105),所述挡板(105)与对接部件(102)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钢构接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部件(102)包括设置在辅助对接钢构(103)上的对接主体钢(102a)、对接主体钢(102a)上设置有若干插槽(102b)、设置在插槽(102b)上的插接板(102c)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钢构接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钢构接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主体(101a)两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对接头(101b)包括与凹槽配合的配合板(104),所述配合板(104)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配合板(104)上连接有挡板(105),所述挡板(105)与对接部件(102)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钢构接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部件(102)包括设置在辅助对接钢构(103)上的对接主体钢(102a)、对接主体钢(102a)上设置有若干插槽(102b)、设置在插槽(102b)上的插接板(102c)以及设置在插接板(102c)上的对接卡板(102d),所述对接卡板(102d)设置有两个,并且设置在插槽(102b)的两侧,所述对接主体钢(102a)可拆卸安装在竖向钢构上端,所述安装组件(402)设置在对接卡板(102d)、竖向钢构与对接主体钢(102a)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钢构接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102b)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轴(200),所述转动轴(200)设置有两个,每个所述转动轴(200)上均设有转动卡条(201),两个所述转动轴(200)分别设置在插槽(102b)两侧,每个所述转动卡条(201)下端均设置有转动齿轮(202),所述插接板(102c)侧壁上设置有与转动齿轮(202)配合的配合卡槽(20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钢构接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齿轮(202)上设置有斜挡板(204),其中一个所述转动卡条(201)上球铰接有第一卡条(205),另一所述转动卡条(201)上开设有与第一卡条(205)配合的卡槽(206),所述第一卡条(205)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卡条(205)上转动连接有螺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钢构接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旱之葱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