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Sepic的软开关高增益DC-DC变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15671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5-06 18: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基于Sepic的软开关高增益DC‑DC变换器。所提出的变换器利用准谐振(QR)技术来实现软开关条件,并缓解二极管反向恢复问题。此外,该变换器还集成了一个Y源网络,使电压增益调节更加灵活。本专利详细分析了元件的稳态和电压电流应力。充分考虑了器件的设计过程。最后,在实验室制作的200W原型样机验证了所提变换器的有效性。当输出功率达到200W时,所提变换器的效率为95.23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子及其控制,特别是一种基于sepic的软开关高增益dc-dc变换器。


技术介绍

1、由于光伏、燃料电池和风能的输出电压较低,通常为24v-48v,因此需要一个高升压直流-直流变换器将低电压提升到400v直流母线电压。然后需要一个逆变器来完成并网。因此,开发具有高电压增益和高效率的直流-直流变换器,将低压升压至高压已成为一项紧迫任务。在可再生能源应用中,电气隔离并非必不可少。因此,非隔离式变换器因其体积小、成本低等优点,近年来备受关注。

2、传统的非隔离式升压变换器(如boost和sepic)升压能力低、电压应力大、二极管反向恢复电流高,因此研究新型高升压变换器迫在眉睫。传统的升压技术包括开关电感、开关电容、多重级联等。然而,采用这些技术开发的变换器通常在硬开关条件下运行。应用耦合电感器是提高变换器升压能力的不错选择。然而,漏电感产生的电压尖峰是开关器件面临的一大挑战。因此,需要采用有源或无源箝位技术来抑制电压尖峰。此外,软开关技术的应用也是提高效率的有效方法。

3、近年来,基于sepic的改进型变换器成为了研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Sepic的软开关高增益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感器L、开关管S、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电容CO、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二极管Do、第一变压器、第二变压器以及第三变压器;所述开关管S的漏极连接所述电感器L的一端、第二电容C2的负极以及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开关管S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正极以及第一变压器的一端,所述第一电容C1的负极接地;所述第二变压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另一端和第三电容C3的负极,所述第二变压器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正极;所述第三电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sepic的软开关高增益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感器l、开关管s、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电容co、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二极管do、第一变压器、第二变压器以及第三变压器;所述开关管s的漏极连接所述电感器l的一端、第二电容c2的负极以及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开关管s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正极以及第一变压器的一端,所述第一电容c1的负极接地;所述第二变压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另一端和第三电容c3的负极,所述第二变压器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正极;所述第三电容c3的正极连接第三变压器的一端以及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所述第四电容c4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三变压器的另一端,;所述第四电容c4的正极连接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以及以及二极管do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o的负极连接电容co的正极,电容co的负极接地;电感器l电压作为输入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sepic的软开关高增益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开关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涛李海滨陈颖高刘伊涵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