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具体涉及一种水体控氧脱氮装置及控氧脱氮方法。
技术介绍
1、氮污染物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是水体重要的控制指标。当水中总氮超过一定限制时,就存在富营养化风险,在适宜的温度等条件下可能带来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的迅速繁殖,造成水体溶解氧下降,引起水质恶化。目前水中氮的来源主要包括:农业活动农药化肥及畜禽养殖等使用带来的面源污染、市政及工业污水处理设施的集中排放、降雨时雨污合流至排水系统出现的溢流污水以及湖泊、缓流水体中沉积物内源氮磷的释放。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实施,我国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水平与排放标准均显著提升,现有污水处理厂集中排放到环境水体中的总氮被严格控制。然而农业面源污染、溢流污水及内源释放带来的总氮污染仍显著影响着河湖水质,尤其是一些不具备健全的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的村镇,由于污水的不合理排放及农业面源污染,其部分河流总氮甚至可高达5~10 mg/l,水体严重恶化,极大的影响了人居生活环境,带来潜在健康风险,因此需对这类水体进行净化处理。随着近年来总氮纳入重点流域断面与沿海入海流域断面考核指标,对河湖水体的水质要求有了更高要求,部分断面总氮考核限值达到2 mg/l。
2、目前针对河湖水体总氮污染物的控制方法主要包括源头治理、生态修复及水体净化,其中生态修复技术实施周期往往较长,面对水体污染较突出的河湖需采用水体净化技术,快速降低富营养化风险。水体净化技术主要包括旁路处理与原位处理两大类。其中旁路处理技术是将污染水体抽出或引入人工设置的支路,通过外置的处理装置与在支路上设置的人工
3、基于硫自养反硝化原理的脱氮滤池技术,因其具有无需外加有机碳源,大幅降低运行成本,处理深度高,运行简单,适应范围广,可同步去除水体中悬浮污染物等特点,在水体脱氮处理中具有一定优势。然而,在采用旁路处理技术进行河湖水体的总氮削减时,往往需要面对天然水体的高溶解氧情况,水体的溶解氧可达到8~10 mg/l,会对厌氧反硝化微生物带来显著的抑制作用,因此严重制约了硫自养反硝化脱氮技术在天然河湖水体处理中的推广应用。
4、此外,一些污水处理项目中由于好氧曝气/膜生物反应器工艺的控制问题、二沉池/膜池出水的输送与跌水等问题,可能造成二级生化处理出水溶解氧过高,达到5~7 mg/l以上,也会对后续深度脱氮系统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水体控氧脱氮装置及控氧脱氮方法,以解决天然水体及部分污水处理厂二级生化处理出水高溶解氧对自养反硝化脱氮技术的抑制作用,实现利用自养反硝化脱氮技术进行河湖水体及较高溶解氧的二级生化处理出水的脱氮处理,无需投加有机碳源和消氧剂,运行成本及运行能耗低,消氧效果和脱氮效果好,运行稳定,二次污染风险小,且装置结构简单,占地少。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效果如下:
3、一种水体控氧脱氮装置,包括:
4、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为密封容器,其内由上至下依次分为消氧区、进水区、脱氮载体区和清水区;
5、抽真空机,经真空管路与所述消氧区连通,所述真空管路上设真空阀;
6、提升泵,经进水管路与所述容器本体连接,向所述消氧区和/或进水区输送待处理水体,所述进水管路上设进水阀;
7、产水泵,经出水管路与所述清水区连接,所述出水管路上设出水阀。
8、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进水分布器,所述进水分布器设于所述消氧区,与所述进水管路连接,所述进水分布器包括若干分布头,所述分布头将水流分散喷入所述消氧区,然后再落入所述进水区;
9、和/或,
10、所述消氧区的高度为1~2m,所述进水区的高度为0.8~2m。
11、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真空度计、放空阀、液位计和反洗排放阀;所述真空度计和放空阀与所述消氧区连接;所述反洗排放阀与所述进水区的下部连接;所述液位计设于监测所述进水区内的液位。
12、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出水箱/池、驱氮/反洗布水器和驱氮/反洗管路;所述出水箱/池与所述出水管路连接;所述驱氮/反洗布水器设于所述清水区内;所述驱氮/反洗管路一端与所述出水箱/池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驱氮/反洗布水器连接;所述驱氮/反洗管路上设有驱氮/反洗进水阀。
13、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反洗布气器和反洗气泵,所述反洗布气器设于所述清水区内,所述反洗气泵经反洗进气管路与所述反洗布气器连接,所述反洗进气管路上设有反洗进气阀;
14、还包括与所述驱氮/反洗管路并联设置的增强反洗管路,所述增强反洗管路上设有增强反洗进水阀和增强反洗进水泵。
15、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进水流量计,所述进水流量计设于所述进水管路上;
16、和/或,
17、还包括出水/反洗流量计,所述出水/反洗流量计一端与所述驱氮/反洗布水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出水管路、驱氮/反洗管路和增强反洗管路连接。
18、一种水体控氧脱氮方法,采用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水体控氧脱氮装置进行,包括以下步骤:
19、s1,向容器本体内泵入待处理水体,待所述容器本体内液位达到工作液位设定值时,停止泵水;
20、s2,关闭所述容器本体,对所述容器本体的消氧区进行抽真空处理,待真空度达到工作真空度设定值后,停止抽真空;
21、s3,向所述容器本体内持续泵入待处理水体,使水体分散进入消氧区后再落入进水区,水体由上向下流经所述容器本体中部的脱氮载体区进行自养反硝化脱氮处理;同时将所述容器本体下部清水区内的脱氮水体持续抽出排放,维持所述容器本体内的工作液位和真空度达到动态平衡。
22、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在步骤s3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23、s301,对所述容器本体设置工作液位上限值、工作液位下限值和工作液位设定值;
24、当所述容器本体内的工作液位高于所述工作液位上限值时,关闭提升泵和进水阀,待工作液位降低达到所述工作液位设定值时,重新开启所述进水阀和提升泵;
25、当所述容器本体内的工作液位低于所述工作液位下限值时,关闭出水阀和产水泵,待工作液位升高达到所述工作液位设定值时,重新开启所述出水阀和产生泵;
26、s302,对所述容器本体设置工作真空度下限值和工作真空度设定值;
27、当所述容器本体内的真空度低于所述工作真空度下限值时,开启抽真空机和真空阀,待所述容器本体内的真空度达到工作真空度设定值时,关闭所述抽真空机和真空阀。
28、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当步骤s3运行一段时间,所述容器本体需要进行驱氮或反洗时,还包括以下步骤:
29、s4,驱氮程序:关闭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体控氧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控氧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体控氧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真空度计(111)、放空阀(112)、液位计(121)和反洗排放阀(122);所述真空度计(111)和放空阀(112)与所述消氧区(11)连接;所述反洗排放阀(122)与所述进水区(12)的下部连接;所述液位计(121)设于监测所述进水区(12)内的液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控氧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水箱/池(5)、驱氮/反洗布水器(16)和驱氮/反洗管路(6);所述出水箱/池(5)与所述出水管路(4)连接;所述驱氮/反洗布水器(16)设于所述清水区(14)内;所述驱氮/反洗管路(6)一端与所述出水箱/池(5)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驱氮/反洗布水器(16)连接;所述驱氮/反洗管路(16)上设有驱氮/反洗进水阀(6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体控氧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体控氧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
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体控氧脱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体控氧脱氮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步骤S3运行一段时间,所述容器本体需要进行驱氮或反洗时,还包括以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体控氧脱氮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条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体控氧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控氧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体控氧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真空度计(111)、放空阀(112)、液位计(121)和反洗排放阀(122);所述真空度计(111)和放空阀(112)与所述消氧区(11)连接;所述反洗排放阀(122)与所述进水区(12)的下部连接;所述液位计(121)设于监测所述进水区(12)内的液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控氧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水箱/池(5)、驱氮/反洗布水器(16)和驱氮/反洗管路(6);所述出水箱/池(5)与所述出水管路(4)连接;所述驱氮/反洗布水器(16)设于所述清水区(14)内;所述驱氮/反洗管路(6)一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磊,张鹤清,于金旗,杨童,张文强,张玥,石景旭,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