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打环装置的驱动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13138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缝纫机用打环装置驱动机构,它包括两个打环装置及其传动轴,穿过与此种传动轴有关平面的主轴,以及将主轴的转动传送给传动轴的传动装置。此传动装置包括:安装在主轴上且有延伸过整个周边并相对于主轴倾斜的槽的两个凸轮;有两个都为传动轴支承且绕自身轴线在上述槽内转动的辊的U形从动件;以及连接销,它把U形从动件经枢轴安装到传动轴上,使得U形件在平行此两辊连线的方向上不转动而在垂直于此连线的方向上转动。(*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缝纫机打环装置的驱动机构,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来将一主轴的转动传送给一打环装置的打环装置驱动机构。如图6所示的带有有槽凸轮的打环装置驱动机构,传统上用作为锁缝机的打环装置驱动机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昭62-176487号)。在此种打环装置驱动机构中,将带有槽201a与201b的筒状鼓形凸轮201安装于主轴200上。当此凸轮201随主轴200转动时,与槽201a与201b相配合之辊203a与203b的支承臂的摆动便受到槽201a与201b的约束,同时打环装置的传动轴206与207即行摆动。但在这种带有筒状鼓形凸轮201的机构中,由于彭形凸轮201、打环装置传动轴206与207以及此打环装置,在装配过程中是相对于主轴200依序组装的,因而制造过程将会复杂化、费时与费力。此外,为了在鼓形凸轮201中加工出槽201a与201b,就必须设计和制造一种特殊的加工机器,结果就不可避免地增加制造成本。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业已提出了一种带有斜凸轮与凸轮从动件的打环装置驱动机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平5-15681号)。在图7所示的这种打环装置中,打环装置传动凸轮301与302都是一种柱形的斜凸轮,并固定到一主轴300之上,构成U形凸轮从动件的打环装置传动分叉件305与306是接附在打环装置传动轴303与304之上,而打环装置传动分叉件305与306则与打环装置传动凸轮301与302相配合。打环装置传动分叉件305与306安装到打环装置的传动轴303与304之上,所安装的间隙可以消除主轴300与打环装置传动轴303与304之间的位移。因此,当主轴300转动时,打环装置传动凸轮301与302的凸轮表面的倾角则在一包含主轴300的平面内于±θ范围内变化,由此,此打环装置的传动分叉件305与306取角运动来转动传动轴303与304。但是,此打环装置传动凸轮301与302和打环装置传动分叉件305与306相互成线性接触。因此,当打环装置传动凸轮301与302作角运动时,打环装置传动凸轮301与302以及打环装置传动分叉件305与306就会因摩擦阻力生热而降低它们的耐用性。从而难以使主轴300作高速转动。此外,由于此种摩擦阻力即使在低的转速下也会对上述部件产生不利影响,因而需要具有大的输出功率的大型马达。鉴于此种传统打环装置传动机构所固有的上述困难,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即在于提供这样一种打环装置的驱动机构,它价廉、质优,且在组装中不需要很高的精度。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和其它目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缝纫机用的打环装置驱动机构,它包括至少一个打环装置;一个驱动此打环装置用的打环装置传动轴;一根延伸过与此传动轴有关的一张平面的主轴;以及用来将此主轴的转动传送给上述传动轴的传动装置,此传动装置则包括至少一个有槽凸轮,它安装在主轴上,有一条延伸过整个周边并相对于主轴倾斜的槽;一个U形的从动件,它有两个辊,每个辊都由上述传动轴支承,并绕自身轴线在此斜的有槽凸轮的槽中转动;以及一连接销,它用来将此U形从动件通过枢轴安装到此传动轴上,使得U形从动件在平行于一条将上述两个辊相互连接之直线的方向上不转动,而在一垂直于这条直线的方向上转动。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打环装置传动机构中,前述的传动装置是设在一个打环装置之中。同时,在本专利技术的打环装置驱动机构中,前述的传动装置是设在一个上打环装置与一个下打环装置之中。有两个斜的有槽凸轮安装在主轴之上,使得这两个凸轮的相位相互偏移在30至50°范围内。再有,在U形从动件中形成有一个让打环装置传动轴插入的孔,此孔的内径大于该传动轴的外径。当上述斜凸轮随主轴转动时,此凸轮上的槽的倾角是在包含此主轴的平面内变化。当由此凸轮的槽和垂直于主轴的方向所界定的角度取为θ时,则前述倾角即在±θ内变化。因此,配置有与前述槽相配合之辊的U形从动件即在上述角度范围内摆动,使得支承此打环装置的传动轴进行角运动,而驱动安装在此传动轴上的打环装置。在此情形下,前述的辊便绕其自身轴线转动,从而可使U形从动件进行角运动,由此可以减少此传动系统中的摩擦阻力。这样就能提高缝纫机的耐用性,还能减小缝纫机的驱动力矩。因而可以采用输出功率小的马达。还由于可在主轴上安装两个连带有上、下打环装置的斜的有槽凸轮,使得它们的相位可相互偏移,这样的机构适用于单针三线的锁缝机。这里的相位偏移范围最好是30°至50°,在此范围内可以正常地进行缝纫作业。此外,上述U形从动件在平行于一条连接所说两个辊的一条线的方向上不绕连接销转动,而是在垂直于连接此两个辊的这条直线的方向上转动。因此在组装上,就不必进行调节来使这两个斜的有槽凸轮的转动中心重合。这样便可以化简组装工作。此外,为了使打环装置的传动轴上的孔定位,也不要求有过严的加工精度,从而可以简化此打环装置传动轴相对于主轴来进行的孔加工。在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是一透视图,示明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打环装置驱动机构的锁缝机的一部分;图2是一部件分解透视图,示明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打环装置驱动机构;图3是一前视图,示明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打环装置的传动凸轮;图4(a)是一前视图,示明依据本专利技术这一实施例的打环装置驱动机构;图4(b)是沿图4(c)中A-A线截取的横剖面图;图5是示明依据本专利技术这一实施例的打环装置驱动机构的侧视图;图6示意地表明采用筒状鼓形凸轮的传统的打环装置驱动机构;而图7示意地表明采用斜凸轮的传统打环装置驱动机构。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将本专利技术的打环装置驱动机构用于一单针三线锁缝机。图1示明单针三线锁缝机的总体外观,此锁缝机设置有一单针,它作基本上是垂直的直线式往复运动;还设置有一下打环装置2,它通过针1沿针板下的一条路径作弧形的往复运动,以及一上打环装置3,它通过针1沿针板上的一条路径作椭圆形往复运动。有两个打环装置的传动凸轮6与7,它们是与上、下打环装置2、3相对应的筒状的斜的有槽凸轮,装附到一与一皮带轮4共轴线转动的主轴5上。如图2所示,在打环装置传动凸轮6上形成有一针杆偏心凸轮8,用来基本上沿垂直方向驱动此针杆。在此针杆偏心凸轮8上通过一安装底座10安装上一针杆的垂直杆9。同时,打环装置传动凸轮6则由紧固螺钉、连接销与一推力接收件11固定到主轴5上。另一方面,打环装置传动凸轮7则由紧固螺钉与连接销通过一定位隔件12而固定到主轴5上。这样,打环装置传动凸轮6与7就可一起随主轴5转动。在传动凸轮6与7每一个的全周边上形成有一道槽,后者相对于主轴5固定,并相对垂直于主轴5的方向构成倾角θ1与θ2。亦即在此实施例的单针三线锁缝机中,上打环装置3构造成,使它在主轴5的转动中所取的运动,具有一相对于下打环装置2约为35°的偏斜角。与此相对应,打环装置传动凸轮7则固定于主轴5上,而相对于打环装置传动凸轮6的偏移角则约为35°。因此,如图3所示,如果由凸轮6的槽与垂直于主轴5方向所界定的角度在包含主轴5的平面(即图3的纸面)内最大为θ1时,则打环装置传动凸轮7在主轴5已转过35°角时,取一界定在此凸轮槽与垂直于主轴方向间的最大角度θ2顺便指出,凸轮6与7上的槽可用普通车床加工出,这样可以减少制造成本。如图4(a)与5所示,下打环装置2是通过一下打环装置传动臂13固定到下打环装置传动轴14之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缝纫机的一种打环装置驱动机构,它包括:至少一个打环装置;用来驱动此打环装置的打环装置传动轴;延伸通过与上述传动轴有关的一个平面的主轴;以及用来将此主轴的转动传送给上述传动轴的传动装置,而这一传动装置则又包括:至少一个倾斜的有槽凸轮,它固定于所说主轴之上且有一条延伸到整个周边且相对于该主轴倾斜的槽;一个U形从动件,它有两个辊,每个辊均由上述传动轴支承并绕自身轴线在该有槽凸轮的槽内转动;以及一个连接销,它把上述U形从动件以枢轴连接方式安装到所说传动轴上,使得此U形从动件在平行于使所说两辊互连的线的方向上不能转动,而在垂直于上述两辊连线的方向上可以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久间孝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铃木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