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衬台车带压入模管路系统及施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509909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25 18: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衬台车带压入模管路系统及施工方法,该系统包括中间管路机构和两侧边墙管路机构;边墙管路机构包括多个混凝土泵管、多个层间换向阀以及多个左右换向阀;多个混凝土泵管形成向各个浇筑窗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的混凝土泵送路径;层间换向阀分别连接位于上一层的混凝土泵管和位于下一层的混凝土泵管,以对混凝土的流向进行层间切换控制,左右换向阀分别连接通入同层的两个浇筑窗的混凝土泵管,以对混凝土进行左右流向的切换控制;中间管路机构采用对向可调节分料阀将混凝土输送至两侧边墙管路机构;该系统使用三种切换阀,实现管道路径简化,减少泵管数量和台车空间的占用,降低堵管概率,大量减少混凝土的浪费和管路清洗用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二衬施工,尤其涉及一种二衬台车带压入模管路系统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隧道二衬是隧道进入运营后的临空面,其质量直接关系到运营安全。二衬浇筑是隧道施工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在完成钢筋定位和绑扎后,需要利用二衬台车和混凝土布料系统完成隧道二衬浇筑。由于隧道二衬浇筑无法采用常规的自上而下的混凝土浇筑方法,而是要从侧面窗口自下而上进行浇筑,最后进行冲顶作业。由于二衬内部空间钢筋非常多,部分段落还有预埋件,且二衬台车空间狭小,所以施工难度非常大。当前的二衬浇筑技术容易造成台车变形和形成错台,浇筑的混凝土容易出现拱顶空洞、混凝土不密实,因此每公里隧道的二衬修复费用极高,造成了较大的损失。

2、目前,隧道施工规范要求在隧道二衬施工过程中需要实施全管路带压入窗和分层逐窗浇筑。混凝土管路系统通过布置在台车指定位置的多路泵管,将混凝土按时送至指定窗口进行入窗浇筑作业。

3、当前采用的布料管路结构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带压入模布料方式(即全封闭式)和泵管与溜槽或串筒组合方式(即开放式,如图1所示)两种。

4、如图1所示,开放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衬台车带压入模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管路机构和与所述中间管路机构相连接的两侧边墙管路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衬台车带压入模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层间换向阀为三通结构,所述层间换向阀的内部设有可转动的换向挡板,所述层间换向阀两侧设有与所述换向挡板连接的换向握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衬台车带压入模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换向阀的内部设有可移动的换向板,所述左右换向阀的两侧设有推拉杆把手,所述推拉杆把手通过推拉杆与所述换向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衬台车带压入模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层间换向阀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衬台车带压入模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管路机构和与所述中间管路机构相连接的两侧边墙管路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衬台车带压入模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层间换向阀为三通结构,所述层间换向阀的内部设有可转动的换向挡板,所述层间换向阀两侧设有与所述换向挡板连接的换向握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衬台车带压入模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换向阀的内部设有可移动的换向板,所述左右换向阀的两侧设有推拉杆把手,所述推拉杆把手通过推拉杆与所述换向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衬台车带压入模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层间换向阀和/或所述左右换向阀内设有用于检测管内混凝土压力的压力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衬台车带压入模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对四层、每层四个浇筑窗的浇筑场景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时,所述边墙管路机构具体包括:自上而下,第一层的4路混凝土泵管和两个层间换向阀;第二层的4路混凝土泵管、两个左右换向阀和两个层间换向阀;第三层的4路混凝土泵管、两个左右换向阀和两个层间换向阀;第四层的4路混凝土泵管和两个左右换向阀。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二衬台车带压入模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管路机构包括对向可调节分料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佘海龙孙素杰舒洋马政清何博刘旭田伟郑小勇郑媚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鸿锐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