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池州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AI智能型教育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09600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25 18: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AI智能型教育机器人,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该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机器人本体和机器人本体底部设置的底盘,所述底盘的底部设有电动轮,所述电动轮基座的上方连接有转台,还包括:移动支撑组件,感应顶升组件;借助电机、卡盘、连接绳等部件的配合,机器人能根据不同地形灵活改变底盘的支撑面积,在平坦道路上,缩小支撑面积使机器人在狭窄空间和转向时更灵活;在不平整地面,增大支撑面积可分散重量,提高稳定性,防止侧翻和颠簸;遇到凹坑时,移动支撑组件会先进行调整,若仍无法脱离,感应顶升组件启动,通过液压缸增加底盘高度,为跨越凹坑提供更充足空间,提高跨越的稳定性和成功率,两种组件相互配合,形成多层次的地形适应机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具体而言,涉及一种ai智能型教育机器人。


技术介绍

1、教育机器人是由生产厂商专门开发而用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机器人成品、套装或散件。

2、经检索,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17351816b公开了一种教育机器人,属于操纵装置
,包括底座以及底座上方的机器人本体,底座的外侧弹性连接有多个第一支杆,第一支杆的外侧转动套设有套筒,且套筒内部位于第一支杆的下方设置有滑杆,滑杆的底端安装有支撑轮,所述底座处设置有连接带;通过设置的连接带一方面有利于调节第一支杆相对于底座的位置,从而提高底座移动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利用连接带能够提高设备整体的避开障碍物的能力,此外,当支撑轮卡入坑洞处时,利用连接带能够带动套筒旋转,从而带动滑杆向上移动使得支撑轮移出坑洞,有利于装置整体的正常行驶,实际使用时,连接带采用塑料或者纤维等材料制成。

3、上述装置通过连接带配合滑杆来使支撑轮离开坑洞,但这种方式对于支撑面积的调整较为简单和局限,当支撑轮卡入坑洞时,仅依靠连接带带动套筒旋转使滑杆向上移动让支撑轮移出坑洞,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AI智能型教育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1)和机器人本体(1)底部设置的底盘(2),所述底盘(2)的底部设有电动轮(92),所述电动轮(92)基座的上方连接有转台(91),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前侧设置有显示屏(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I智能型教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2)的边缘对称安装有支撑杆(43),所述支撑杆(43)用于对底盘(2)进行支撑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I智能型教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支撑组件包括弹性绷带(3)、滑块(4)、转轮(5)和电机(8),所述滑块(4)的一端连接有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ai智能型教育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1)和机器人本体(1)底部设置的底盘(2),所述底盘(2)的底部设有电动轮(92),所述电动轮(92)基座的上方连接有转台(91),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前侧设置有显示屏(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i智能型教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2)的边缘对称安装有支撑杆(43),所述支撑杆(43)用于对底盘(2)进行支撑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i智能型教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支撑组件包括弹性绷带(3)、滑块(4)、转轮(5)和电机(8),所述滑块(4)的一端连接有固定筒(41),所述电机(8)安装在机器人本体(1)的底部,所述底盘(2)的内部设有多个与滑块(4)相匹配的滑槽(22),位于滑槽(22)内部的所述滑块(4)的端部与滑槽(22)之间通过弹簧一(42)弹性连接,所述固定筒(41)的内部设有滑动腔(411),所述滑动腔(411)的顶部安装有电磁铁(413)和弹簧二(412),所述弹簧二(412)的下端连接有磁筒(414),所述磁筒(414)与滑动腔(411)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磁筒(414)的下端转动卡接有滚球(4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ai智能型教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8)的输出端连接有卡盘(81),所述底盘(2)的内部设有与卡盘(81)相匹配的安装腔(21),位于滑槽(22)内部的所述滑块(4)的端部还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小琴王成宝赵盼陆克中张钦礼柯万超张百顺朱玉荣汤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池州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