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太阳能电池,尤其涉及一种背接触电池、电池串、电池组件和光伏系统。
技术介绍
1、背接触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将发射极和基极接触电极均放置在电池背面的电池,该电池的受光面无任何金属电极遮挡,从而有效提高了电池的效率。
2、在相关技术中,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的背面设有p型掺杂层和n型掺杂层,在p型掺杂层上p型电极,在n型掺杂层上则设有n型电极。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的电性能和效率还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背接触电池、电池组件和光伏系统。
2、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本申请实施例的背接触电池包括:
3、硅片,所述硅片具有相对的正面和背面;
4、第一掺杂层和第二掺杂层,所述第一掺杂层和所述第二掺杂层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背面上且均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所述第一掺杂层与所述第二掺杂层的掺杂类型相反;
5、背面钝化膜层,所述背面钝化膜层至少层叠设置在所述第一掺杂层和所述第二掺杂层上,所述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接触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接触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印刷浆料层的厚度与所述第一导电阻挡部的厚度之间的比值大于1且小于或者等于50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接触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印刷浆料层的厚度与所述第一导电阻挡部的厚度之间的比值大于1小于或者等于5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接触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接触电池还包括第一抗氧化保护层,所述第一抗氧化保护层层叠设置在所述第一印刷浆料层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接触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氧化保护层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接触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接触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印刷浆料层的厚度与所述第一导电阻挡部的厚度之间的比值大于1且小于或者等于50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接触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印刷浆料层的厚度与所述第一导电阻挡部的厚度之间的比值大于1小于或者等于5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接触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接触电池还包括第一抗氧化保护层,所述第一抗氧化保护层层叠设置在所述第一印刷浆料层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接触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氧化保护层包括锡层、镍层、包含锡和铜的合金层、包含锡和镍的合金层、包含锡和银的合金层、包含锡和铋的合金层、金属氧化物层、有机物膜层或者无机物膜层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接触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接触电池还包括第一焊接层,所述第一焊接层层叠设置在所述第一印刷浆料层上,所述第一焊接层用于与焊带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接触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层包括锡层、镍层、锡膏层、包含锡和银的合金层、包含锡和铋的合金层、包含锡和铜的合金层、包含锡和镍的合金层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接触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接触电池还包括层叠设置在所述第一印刷浆料层上的第一金属镀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接触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镀层包括电镀铜层、电镀镍层、电镀铜锡合金层、电镀铜银合金层、化学镀铜层或化学镀镍层、化学镀铜锡合金层、化学镀铜银合金层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接触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接触电池还包括层叠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镀层上的第二抗氧化保护层或第二焊接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接触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抗氧化层保护包括锡层、镍层、包含锡和铜的合金层、包含锡和镍的合金层、包含锡和银的合金层、包含锡和铋的合金层、金属氧化物层、有机物膜层或者无机物膜层中的至少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接触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焊接层包括锡层、镍层、锡膏层、包含锡和银的合金层、包含锡和铋的合金层、包含锡和铜的合金层、包含锡和镍的合金层的至少一种。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接触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阻挡部包括银层、铝层、镍层、钛层、铝的金属合金层、铝硅合金层、铝浆层、银浆层、钛合金层、石墨层以及透明导电膜层中的至少一种。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接触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印刷浆料层包括铜浆印刷层、铝浆印刷层、铜铝浆印刷层、银包铜浆印刷层、镍包铜浆印刷层、锡包铜浆印刷层中的至少一种。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接触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部分上,所述第一开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开口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排列,所述第一导电阻挡部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开口的数量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印刷浆料层与所有所述第一导电阻挡部电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背接触电池,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导电阻挡部之间相互独立;或者,所述第一导电阻挡结构还包括若干第一导电连接部,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导电阻挡部,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上且未与所述第一掺杂层接触。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背接触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导电阻挡结构中,所述第一导电阻挡部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内且与所述第一掺杂层接触的部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为5um-5000um,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间距为10um-2000um。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背接触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导电阻挡结构中,所述第一导电阻挡部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内且与所述第一掺杂层接触的部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为10um-500um,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间距为10um-500um。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背接触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导电阻挡结构中,所述第一导电阻挡部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内且与所述第一掺杂层接触的部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为10um-50um,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间距为30um-300um。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背接触电池,其特征在于,在单个所述第一导电阻挡结构中,所有所述第一导电阻挡部与所述第一掺杂层的接触面积之和与所述第一掺杂层的面积之间的比值大于或者等于0.0001,且小于1。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背接触电池,其特征在于,在单个所述第一导电阻挡结构中,所有所述第一导电阻挡部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谦,陈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