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驱动高边NMOS功率场效应管的电荷泵架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驱动高边NMOS功率场效应管的电荷泵架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08902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25 1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驱动高边NMOS功率场效应管的电荷泵架构,包括:PMOS管M1,NMOS管M2、M3和M4,电荷储存电容C1,飞电容C2,高边驱动单元,低边驱动单元,VCC生成单元,反馈单元,电平转换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电荷泵架构,其基于倍压电荷泵架构;相比Dickson电荷泵架构,倍压电荷泵的输出阻抗更低,能更快地为MOSFET充电,提高开关速度,降低损耗;相比Boost混合电荷泵架构,倍压电荷泵无需电感,减少EMI干扰,提升可靠性;且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案有适用于两种不同电压域的倍压电压值,可以覆盖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集成电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驱动高边nmos功率场效应管的电荷泵架构。


技术介绍

1、驱动高边nmos管的主流方案有倍压电荷泵,dickson电荷泵以及boost混合电荷泵架构。此三种架构中,倍压电荷泵结构简单,效率较高,适用于中等功率应用,同时开关损耗低,输出电压易控制;但负载能力受限于电荷泵电容和开关频率,驱动大功率 mosfet 需优化。dickson电荷泵可级联提升更高电压;适用于低功率应用;但输出阻抗高,效率受限于二极管压降和电容串联损耗;驱动能力较弱。boost混合电荷泵适用于高功率应用,可提供更高电压;可调整输出功率,但需要电感,占用 pcb 空间大,emi 高;控制复杂,开关损耗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驱动高边nmos功率场效应管的电荷泵架构,包括:pmos管m1,nmos管m2、m3和m4,电荷储存电容c1,飞电容c2,高边驱动单元,低边驱动单元,vcc生成单元,反馈单元,电平转换单元,电压端vb、vcc、cf1和cf2;

2、m1的源极、c1的上极板都与vb电连接;m1的漏极、m2的漏极、c2的上极板都与cf2电连接;m2的源极、m3的漏极、c1的下极板都与vcc电连接;m3的源极、m4的漏极、c2的下极板都与cf1电连接;m4的源极接地;

3、m1的栅极、m2的栅极都受高边驱动单元控制;m3的栅极、m4的栅极都受低边驱动单元控制;

4、电荷泵功能实现主要通过mos管m1、m2、m3、m4,电荷储存电容c1,飞电容c2完成;

5、在充电阶段,m1和m3关断,m2和m4导通,c2充电到电压vcc;

6、在倍增阶段,m2和m4关断,m1和m3导通,c2的下极板电压为vcc,c2的上极板的电压倍增到2×vcc给c1充电。

7、本专利技术电荷泵架构的更具体的内容,详见具体实施方式。

8、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驱动高边nmos功率场效应管的电荷泵架构,其基于倍压电荷泵架构;相比dickson电荷泵架构,倍压电荷泵的输出阻抗更低,能更快地为mosfet充电,提高开关速度,降低损耗;相比boost混合电荷泵架构,倍压电荷泵无需电感,减少emi干扰,提升可靠性;且本专利技术方案有适用于两种不同电压域的倍压电压值,可以覆盖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9、本专利技术还具有如下特点:

10、1、本专利技术基于倍压电荷泵架构实现了高边nmos功率场效应管驱动电路,电荷泵阻抗低,降低了驱动损耗,提高了大功率mosfet的切换速度。

11、2、本专利技术设计了适配于两种电压域的倍增电压值,可覆盖更广泛的应用。

12、3、本专利技术设计了短路检测电路,避免电荷泵过冲或欠压导致mosfet失效,提高了电路的可靠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驱动高边NMOS功率场效应管的电荷泵架构,其特征在于,包括:PMOS管M1,NMOS管M2、M3和M4,电荷储存电容C1,飞电容C2,高边驱动单元,低边驱动单元,电压端VB、VCC、CF1和CF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高边NMOS功率场效应管的电荷泵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边驱动单元包括:输出端HSD_H和HSD_L,PMOS管M5和M7,NMOS管M6和M8,VDD控制逻辑模块U1和U2,电压端VB和VCC_GEN;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高边NMOS功率场效应管的电荷泵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边驱动单元还包括:输入端IN、HSD导通检测模块U3,LSD导通检测模块U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高边NMOS功率场效应管的电荷泵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低边驱动单元包括:输出端LSD_H和LSD_L,PMOS管M9、M10和M12,NMOS管M11、M13和M14,二极管D1和D2,电阻R1和R2,电流源I1,开关S1,VDD控制逻辑模块U5,电压端VB、VDD和CF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高边NMOS功率场效应管的电荷泵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低边驱动单元还包括:逻辑和电平转换模块U6;S1受逻辑和电平转换模块U6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高边NMOS功率场效应管的电荷泵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低边驱动单元还包括:输入端IN,LSD导通检测模块U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高边NMOS功率场效应管的电荷泵架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VCC生成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高边NMOS功率场效应管的电荷泵架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馈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高边NMOS功率场效应管的电荷泵架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平转换单元;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高边nmos功率场效应管的电荷泵架构,其特征在于,包括:pmos管m1,nmos管m2、m3和m4,电荷储存电容c1,飞电容c2,高边驱动单元,低边驱动单元,电压端vb、vcc、cf1和cf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高边nmos功率场效应管的电荷泵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边驱动单元包括:输出端hsd_h和hsd_l,pmos管m5和m7,nmos管m6和m8,vdd控制逻辑模块u1和u2,电压端vb和vcc_gen;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高边nmos功率场效应管的电荷泵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边驱动单元还包括:输入端in、hsd导通检测模块u3,lsd导通检测模块u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高边nmos功率场效应管的电荷泵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低边驱动单元包括:输出端lsd_h和lsd_l,pmos管m9、m10和m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琛徐启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新致行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