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缆生产的,尤其是涉及一种矿用耐磨性电缆的生产装置和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1、线芯是组成电缆核心部件,线芯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结构,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
2、绞线机是生产线芯的核心设备,在绞线机将多根单线进行缠绕前,需要调节单线的节径比(它指的是绞线中每层的任何一根单线,在绞线轴线方向的一个完整的螺旋线间距与绞线外径之比),节径比的大小关系到绞线的紧密程度、绞线重量和绞线电阻的大小,如节径比设置得过大,绞合后的产品可能会过于松散,绞合不紧实,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3、现有技术中,往往是将设备所生产出的部分线芯的松散度进行检测,从而判断单线的节径比设置的是否合适,且需要经过多次的检测和调试,才能将单线的节径比调至合适数值,其操作步骤过于繁琐,大大降低了绞线机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矿用耐磨性电缆的生产装置和生产工艺,能够实时对生产出的线芯质量进行检测,且能够实时对单线的节径比进行调节,在保证生产效率的同时,还能保证绞线机的生产质量。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矿用耐磨性电缆的生产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机架;
4、绞线盘,转动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绞线盘上开设有多个供单线穿过的穿线孔,多个所述穿线孔围绕绞线盘轴线均匀间隔布设,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驱动所述绞线盘转动的第一驱动件;
>5、并合模,滑动安装在机架上,且与所述绞线盘同轴布设,且多根单线缠绕点位于所述并合模内,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驱动所述并合模沿靠近或远离所述绞线盘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件;
6、检测组件,安装于并合模上,所述检测组件用于检测并合模出料端的线芯上的单线是否相互缠绕紧密。
7、可选的,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滴液管和收集槽,所述滴液管安装在所述并合模上,所述滴液管的输出端位于所述并合模远离绞线盘的一侧,且位于线芯的正上方,所述收集槽位于线芯的正下方,所述收集槽上设置有三个槽口,所述收集槽上中间的槽口对应线芯的中间部位,所述收集槽两侧的槽口分别对应线芯的两个边缘部位,三个所述槽口内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8、可选的,从所述滴液管出来的液体会连续流动的液体。
9、可选的,所述线芯上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定位组件沿线芯的长度方向相对布设,且分别位于收集槽的两侧,两组所述定位组件能够对收集槽上方的部分线芯进行定位,以防止该部分线芯晃动。
10、可选的,所述收集槽上设置有四个导流板,四个所述导流板将收集槽和收集槽上方部分线芯之间的空间分成三部分,且该三部分空间与三个槽口一一对应。
11、可选的,所述导流板与线芯的连接部分设置为弹性体,且所述导流板与线芯的外壁紧密贴合。
12、可选的,所述并合模上设置有吹风组件,所述吹风组件的输出端与线芯和收集槽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且所述吹风组件的输出端正对线芯。
13、可选的,所述并和模上还设置有循环收集组件,所述循环收集组件将所述收集槽内的液体进行收集,且将收集的液体重新导至滴液管内。
14、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矿用耐磨性线芯的生产工艺,基于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矿用耐磨性电缆的生产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15、s1:导体加工,将多根单线穿过依次穿过绞线盘和并合模,转动绞线盘,多根单线形成绞合线芯,且将绞合线芯缠绕与束线机;
16、s2:检测组件检测到液滴滴入收集槽上中间的槽口,说明生产的线芯出现松弛,启动驱动件带动并合模沿靠近绕线盘的方向移动,以减小节径比,提高了单线的紧密度;检测组件继续检测,假设继续检测到液滴滴入收集槽上中间的槽口,说明生产的线芯还是出现松弛,启动调节组件,调节单线的张紧度,再次提高单线的紧密度;
17、s3:护套注塑,在线芯的最外层挤包一层塑料护套,以保护线芯免受环境因素的侵蚀;
18、s4:对线芯进行各项性能检验,包括外观、尺寸、电气性能等,检验合格后,将线芯成卷或成盘包装,以便运输和存储。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当多根单线缠绕成线芯后,线芯会沿着并合模继续移动,此时滴液管内的液体会滴落在线芯上,假如线芯上的单线缠绕的较为紧密,滴落在线芯上的液体则会沿着线芯的外周壁从线芯的两侧滴落,而从线芯两侧滴落的液体会掉进收集槽两边的槽口内,此时的液体在落至两侧的槽口内时,液体会落在槽口内的压力传感器上,且对压力传感器施加压力,控制中心在接收到两侧槽口内压力传感器的信号后,会判定这段线芯为合格产品;而假如线芯上的单线缠绕的不紧密,线芯则会出现松散的现象,即线芯会出现中空,此时滴在线芯上的部分液体则会从线芯的中间部分穿过,且滴落在收集槽内中间的槽口内,此时中间槽口内的压力传感器则会受到压力,从而将信号传递给控制中心,此时的控制中心则会启动第二驱动件,带动并合模沿靠近绞线盘的方向移动,从而减小单线的节径比,进而提高单线缠绕的紧密度,从而提高线芯的生产质量;
21、2.当调节完单线的节径比后,检测组件还是检测到线芯出现松散的现象,则说明此时单线的张紧度较小,因此,此时工作人员在看到控制中心所发出的信号的后,工作人员能够及时的通过调节组件对单线的张紧度进行调节,进而进一步提高了线芯的生产质量;
22、3.由于线芯在移动的过程中会产生晃动,容易导致线芯上的液体飞溅至收集槽外,或者对应的液体滴落至不对应的槽口内,因此,定位组件的设置,能够保证被检测部分的线芯处于稳定的移动状态,从而保证线芯上的液滴能够稳定的滴落,进而提高了检测组件所检测的准确性;
23、4.导流板的设置,能够将从线芯上的滴落的液体导至对应的槽口内,从而尽量避免了液体滴落至中间槽口或者收集槽外的情况发生,进而进一步提高了本申请中检测组件的检测准确性,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线芯的生产质量;
24、5.吹风组件的设置,一方面其能够加速线芯上液体的滴落,从而尽量避免了液体粘附在线芯上无法滴落的情况发生,进而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组件的准确性;另一方面,由于线芯上不能粘有杂物,其容易导致线芯在工作时发生短路的情况,因此,吹风组件还能够将附着在线芯上的液体或者杂物进行吹落,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线芯的生产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用耐磨性电缆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耐磨性电缆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4)包括滴液管(41)和收集槽(42),所述滴液管(41)安装在所述并合模(3)上,所述滴液管(41)的输出端位于所述并合模(3)远离绞线盘(2)的一侧,且位于线芯的正上方,所述收集槽(42)位于线芯的正下方,所述收集槽(42)上设置有三个槽口(43),所述收集槽(42)上中间的槽口(43)对应线芯的中间部位,所述收集槽(42)两侧的槽口(43)分别对应线芯的两个边缘部位,三个所述槽口(43)内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4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矿用耐磨性电缆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所述滴液管(41)出来的液体会连续流动的液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矿用耐磨性电缆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芯上设置有定位组件(5),所述定位组件(5)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定位组件(5)沿线芯的长度方向相对布设,且分别位于收集槽(42)的两侧,两组所述定位组件(5)能够对收集槽(42)上方的部分线芯进行定位,以防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矿用耐磨性电缆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槽(42)上设置有四个导流板(45),四个所述导流板(45)将收集槽(42)和收集槽(42)上方部分线芯之间的空间分成三部分,且该三部分空间与三个槽口(43)一一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矿用耐磨性电缆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45)与线芯的连接部分设置为弹性体,且所述导流板(45)与线芯的外壁紧密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矿用耐磨性电缆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并合模(3)上设置有吹风组件(6),所述吹风组件(6)的输出端与线芯和收集槽(42)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且所述吹风组件(6)的输出端正对线芯。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矿用耐磨性电缆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并和模上还设置有循环收集组件(7),所述循环收集组件(7)将所述收集槽(42)内的液体进行收集,且将收集的液体重新导至滴液管(41)内。
9.一种矿用耐磨性线芯的生产工艺,基于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矿用耐磨性电缆的生产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用耐磨性电缆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耐磨性电缆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4)包括滴液管(41)和收集槽(42),所述滴液管(41)安装在所述并合模(3)上,所述滴液管(41)的输出端位于所述并合模(3)远离绞线盘(2)的一侧,且位于线芯的正上方,所述收集槽(42)位于线芯的正下方,所述收集槽(42)上设置有三个槽口(43),所述收集槽(42)上中间的槽口(43)对应线芯的中间部位,所述收集槽(42)两侧的槽口(43)分别对应线芯的两个边缘部位,三个所述槽口(43)内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4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矿用耐磨性电缆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所述滴液管(41)出来的液体会连续流动的液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矿用耐磨性电缆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芯上设置有定位组件(5),所述定位组件(5)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定位组件(5)沿线芯的长度方向相对布设,且分别位于收集槽(42)的两侧,两组所述定位组件(5)能够对收集槽(42)上方的部分线芯进行定位,以防止该部分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甲田,王振远,刘晓娟,闫琦华,叶群芳,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华润红旗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