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烧蚀型热防护内绝热层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508411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25 18: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质烧蚀型热防护内绝热层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材料的制备包括以下原料:非极性聚烯烃弹性体或含环氧基团的聚烯烃弹性体100份、引发剂0.01~5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0.1~10份、抗氧剂0.05~0.2份、氨基苯硼酸0~50份、气相二氧化硅0~50份、短切芳纶纤维0~30份、芳纶纳米纤维0~10份和化学发泡剂0~10份。首先利用反应性混合制备环氧改性聚烯烃弹性体A;其次利用反应性混合制备聚烯烃弹性体复合材料B;最后二次加工成型。本发明专利技术开发了一种操作简单、可批量制备内绝热层复合材料的方法,所得弹性体复合材料具备热塑性重复加工能力和可发泡能力,具备可控的界面粘接能力和优异的耐烧蚀热防护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质烧蚀型热防护内绝热层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内绝热层是固体火箭发动机热防护的重要组件,在工作状态下长时间处于高温和高速粒子流中,通常通过自身的融化、升华、降解等物理和化学反应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保持壳体复合材料的安全性。其中,代表性的内绝热层柔性基体有丁腈橡胶、三元乙丙橡胶、硅橡胶、聚磷腈弹性体等,同时在柔性橡胶基体中,通常配置二氧化硅、芳纶、阻燃剂等填料促进高温下的固结成炭,从而提高绝热层的力学和抗冲蚀能力。然而,现有内绝热层仍面临几个问题,其一,基于传统橡胶的硫化工艺得到的是热固性橡胶,其成型过程中需考虑与纤维缠绕壳体成型工艺的适配性和共固化适用性;其二,随着新型推进剂的发展,粒子冲蚀加剧,传统物理填充型内绝热层存在纤维、填料和橡胶基体界面差或界面脱粘导致的抗冲刷能力限制。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采用反应加工技术,在聚烯烃弹性体中引入动态共价交联网络,提升耐热性并兼顾热重复加工能力;同时,基于填料、纤维的特殊表面处理同步实现弹性体基体与填料的动态共价交联,促进高温下的成炭结构稳定性。因此,本专利技术开发了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质烧蚀型热防护内绝热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轻质烧蚀型热防护内绝热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极性聚烯烃弹性体,为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OBC)、乙烯-辛烯无规共聚物(POE)、三元乙丙弹性体(EPDM)中的任一种或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轻质烧蚀型热防护内绝热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环氧基团的聚烯烃弹性体,为环氧改性聚烯烃弹性体A或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无规三元共聚物(EGMA)中的任一种或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轻质烧蚀型热防护内绝热层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质烧蚀型热防护内绝热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轻质烧蚀型热防护内绝热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极性聚烯烃弹性体,为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obc)、乙烯-辛烯无规共聚物(poe)、三元乙丙弹性体(epdm)中的任一种或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轻质烧蚀型热防护内绝热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环氧基团的聚烯烃弹性体,为环氧改性聚烯烃弹性体a或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无规三元共聚物(egma)中的任一种或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轻质烧蚀型热防护内绝热层材料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生马宇琪张广成黎嘉良朱燕灵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