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07799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25 18: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实现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池输出的提高以及长寿命化。锂离子二次电池具备正负的电极片夹着隔片层积而成的电极体。各电极片通过将作为电极复合材料的复合材料糊剂涂布至基材而形成。负极侧的电极片中的负极复合材料层的对置面比正极侧的电极片中的正极复合材料层的对置面大。进而,负极复合材料层含有1000ppm以上且1500ppm以下的锂,并且负极复合材料层的密度被设定为1.1g/cc以上且1.4g/cc以下。正极复合材料层含有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该过渡金属的原子数之和与锂的原子数的比例、即Li/M比被设定为1.16以上且1.20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1、以往,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极体例如通过将正极侧和负极侧的电极片夹着隔片进行层积而形成。这些各电极片通过将电极复合材料涂布至作为集电体的基材而形成。这样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中,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等所示,对于构成负极侧的电极片的负极复合材料,使其预先含有锂。

2、即,通过增加正极侧的电极片的正极复合材料层中的锂量,能够提高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池输出。但是,通过采用这样的构成,本来应该在正极复合材料层和负极复合材料层的相互对置的对置部之间移动的锂离子也容易移动至未与正极复合材料层对置的负极复合材料层的非对置部。这样,正极复合材料层中的锂逃散到负极复合材料层的非对置部,由此容易推进因反复进行充放电而导致的电池容量的降低。即会产生电池寿命缩短的问题。

3、基于这一点,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对于负极复合材料层的非对置部,使其预先含有比负极复合材料层的对置部更多的锂。由此,正极复合材料层中的锂不容易逃散到负极复合材料层的非对置部,从而实现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池寿命的提高。

4、现有技术文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具备正极侧的电极片和负极侧的电极片夹着隔片层积而成的电极体,各电极片是将电极复合材料涂布至作为集电体的基材而成的,并且所述负极侧的电极片中的负极复合材料层的对置面比所述正极侧的电极片中的正极复合材料层的对置面大,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中,所述负极复合材料层预先含有的所述锂来自通过所述涂布而形成所述负极复合材料层的负极复合材料中包含的羧甲基纤维素-锂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中,所述负极复合材料包含0.4wt%以上且0.6wt%以下的所述羧甲基纤维素-锂盐。

4.根据权利要求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具备正极侧的电极片和负极侧的电极片夹着隔片层积而成的电极体,各电极片是将电极复合材料涂布至作为集电体的基材而成的,并且所述负极侧的电极片中的负极复合材料层的对置面比所述正极侧的电极片中的正极复合材料层的对置面大,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中,所述负极复合材料层预先含有的所述锂来自通过所述涂布而形成所述负极复合材料层的负极复合材料中包含的羧甲基纤维素-锂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中,所述负极复合材料包含0.4wt%以上且0.6wt%以下的所述羧甲基纤维素-锂盐。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克弥工藤尚范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