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逆变器电路冷却,具体为一种基于逆变器装置电路的冷却结构。
技术介绍
1、逆变器是把直流电能,比如电池、蓄电瓶等,转变成定频定压或交流电(如常用的220v交流电)的转换器,它主要由逆变桥、控制逻辑和滤波电路组成,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交流电能的电器设备中。
2、逆变器在做功的过程中会通过电路板用于电信号的输送和传递,逆变器作为电力转换的重要设备,其运行稳定性至关重要,逆变器在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能,为了保证逆变器的正常工作,通常会对主控制芯片,如cpu上安装散热塔,使其能够长时间稳定的进行工作,而其他部分则是利用范围较大的吹风散热的方式来进行冷却,而不同逆变器内不同电路板上不同元器件的发热点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传统的直接对电路板进行吹风散热的方式会导致冷却用风较为分散,无法集中在关键的发热点进行冷却,导致实际的冷却效率不高,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逆变器装置电路的冷却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逆变器装置电路的冷却结构,包括逆变器装置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装置外壳(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电路元器件(2),所述逆变器装置外壳(1)的前后两内侧壁均固定有安装块(3),两个所述安装块(3)相对的一侧均固定有导流散热风扇(4),所述逆变器装置外壳(1)的内底壁固定有安装架(5),所述安装架(5)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逆变器装置电路板(6),所述安装架(5)的内侧安装有对逆变器装置电路板(6)底部进行降温的对点冷却组件(700),所述逆变器装置电路板(6)的顶部安装有降温冷却组件(8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逆变器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逆变器装置电路的冷却结构,包括逆变器装置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装置外壳(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电路元器件(2),所述逆变器装置外壳(1)的前后两内侧壁均固定有安装块(3),两个所述安装块(3)相对的一侧均固定有导流散热风扇(4),所述逆变器装置外壳(1)的内底壁固定有安装架(5),所述安装架(5)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逆变器装置电路板(6),所述安装架(5)的内侧安装有对逆变器装置电路板(6)底部进行降温的对点冷却组件(700),所述逆变器装置电路板(6)的顶部安装有降温冷却组件(8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逆变器装置电路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点冷却组件(700)包括固定于安装架(5)内侧的固定框(701)和位于逆变器装置外壳(1)外侧的输送水桶(713),所述固定框(701)的前后两内侧壁之间固定有两个固定杆(702),两个所述固定杆(702)的外侧之间滑动连接有若干个调节杆(703),所述调节杆(703)的外侧滑动连接有若干个活动块(704),所述活动块(704)的顶部贴合滑动有移动板(705),所述移动板(705)的底部固定有两个梯形滑块(706),所述活动块(704)的正面开设有分别供相对应两个梯形滑块(706)插接并滑动的两个梯形滑槽(707),所述移动板(705)的顶部固定有两个立杆(708),相对应两个所述立杆(708)的顶端之间固定有贴合导热板(709),所述贴合导热板(709)的内部开设有螺旋导流腔(710),所述贴合导热板(709)的底部固定有和螺旋导流腔(710)内部以及输送水桶(713)内部相连通的进液管(711)和出液管(7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逆变器装置电路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水桶(713)包括位于逆变器装置外壳(1)外侧的储存桶(7131),所述储存桶(7131)的顶部穿设并固定安装有排出管(7132)和回流管(7135),所述排出管(7132)上固定安装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第一水泵(7133),所述排出管(7132)的顶端固定有和进液管(711)靠近储存桶(7131)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集中管(7134),所述回流管(7135)的顶端固定有和出液管(712)靠近储存桶(7131)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二集中管(713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逆变器装置电路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冷却组件(800)包括固定于逆变器装置电路板(6)顶部的若干个提升块(801),所述提升块(801)的顶部之间可拆卸连接有安装框(802),所述安装框(802)的顶部固定有左右两侧以及底部均呈开口设置的支撑框(803),所述安装框(802)的顶部固定有抵接导热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蓝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