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间光学遥感,具体涉及应用于空间光学相机调焦调偏流的二维调整机构及方法。
技术介绍
1、空间遥感相机在对目标区域进行拍摄时,由于地球自转等原因造成被摄目标在像面上的像移方向与ccd推扫方向形成偏流角,因此调焦机构在补偿离焦量的同时,还需进行像移补偿。为保证空间遥感相机在太空中的成像质量,除传统调焦机构能够满足的调焦功能、自锁性、抗振性等要求外,还需要调焦机构具备同时进行调焦和调偏流的功能。
2、公开号为cn105527690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空间光学相机焦面调整的一体化二维执行机构,该机构包括调焦模块和调偏流模块;该机构的调焦模块通过步进电机驱动,通过蜗轮蜗杆传动减速,通过偏心轴将步进电机的转动转化为焦面的直线运动,从而实现调焦功能;该机构的调偏流模块通过步进电机驱动,通过蜗轮蜗杆传动减速,通过丝杠丝母将转动转化为拨叉的直线运动,通过拨叉座带动焦面转动,从而实现调偏流功能;该机构的调焦模块采用偏心轴的方式实现,存在制造难度高,调节精度低,晃动精度低等缺点,调偏流模块采用丝杠丝母配合拨叉(拨叉座)的方式
...【技术保护点】
1.应用于空间光学相机调焦调偏流的二维调整机构,包括:基座(1)、滑座(7)、背板(18)、调焦模块和调偏流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焦模块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一蜗轮(3)、丝杠轴(4)和丝母(5),丝杠轴(4)转动设置在基座(1)上,第一蜗轮(3)固定设置在丝杠轴(4)上,丝母(5)安装在丝杠轴(4)上,丝母(5)与滑座(7)连接,第一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一蜗轮(3)连接,调偏流模块包括第二驱动装置、第二蜗轮(13)、蜗轮轴(14)、小齿轮(15)和弧形齿条(16),第二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二蜗轮(13)连接,蜗轮轴(14)转动设置在背板(18)上,第二蜗轮(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于空间光学相机调焦调偏流的二维调整机构,包括:基座(1)、滑座(7)、背板(18)、调焦模块和调偏流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焦模块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一蜗轮(3)、丝杠轴(4)和丝母(5),丝杠轴(4)转动设置在基座(1)上,第一蜗轮(3)固定设置在丝杠轴(4)上,丝母(5)安装在丝杠轴(4)上,丝母(5)与滑座(7)连接,第一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一蜗轮(3)连接,调偏流模块包括第二驱动装置、第二蜗轮(13)、蜗轮轴(14)、小齿轮(15)和弧形齿条(16),第二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二蜗轮(13)连接,蜗轮轴(14)转动设置在背板(18)上,第二蜗轮(13)和小齿轮(15)均固定设置在蜗轮轴(14)上,弧形齿条(16)与基座(1)的一端连接,基座(1)的另一端与背板(18)铰接,弧形齿条(16)与小齿轮(15)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空间光学相机调焦调偏流的二维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调整机构还包括成对设置在基座(1)上的导轨(6),滑座(7)上设置有与导轨(6)对应的滑块,滑块与导轨(6)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空间光学相机调焦调偏流的二维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调整机构还包括圆弧导轨(17),圆弧导轨(17)设置在基座(1)上,背板(18)上设置有与圆弧导轨(17)对应的圆弧滑块,圆弧滑块滑动设置在圆弧导轨(17)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空间光学相机调焦调偏流的二维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第一电机模块(2),第一电机模块(2)包括驱动电机、电机支架(21)、联轴器(22)和驱动蜗杆,电机支架(21)与驱动电机连接,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联轴器(22)的一端连接,联轴器(22)的另一端与驱动蜗杆的一端连接,驱动蜗杆的另一端安装在电机支架(21)上,驱动蜗杆与第一蜗轮(3)啮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升,咸威,刘金全,丛杉珊,张雷,
申请(专利权)人: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