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幕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地层施工的大直径管幕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1、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特别是在复合地层条件下进行地下空间的开发时,管幕施工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地下暗挖技术,已被广泛应用。管幕施工法,也称为排管顶进法,是一种新型的地下开挖技术,通过利用大量钢管连接形成的管幕结构,实现地下空间的稳定开挖。然而,在复合地层条件下,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管幕施工面临着诸多挑战。
2、复合地层通常指由多种不同性质的岩土层相互交错、叠加而成的地层结构。在这种地层条件下,管幕施工中的钢管柱之间的连接强度成为影响管幕整体稳定性的关键因素。目前,管幕施工中钢管柱之间的连接方式主要包括焊接、螺栓连接等,但在实际施工中,由于施工条件限制、操作工艺不当等因素,导致钢管柱之间的连接强度不足,严重影响了管幕整体连接结构的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加强相邻的两个钢管柱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管幕整体的结构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复合地层施工的大直径管幕连接结构。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复合地层施工的大直径管幕连接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复合地层施工的大直径管幕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结构用于配合管幕使用,所述管幕包括若干沿预定施工方向排列设置的钢管柱,各所述钢管柱上沿所述管幕宽度方向的两端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板通过若干所述钢管柱上的所述安装孔插接于若干所述钢管柱。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板将多个钢管柱连接成一个整
5、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位于各所述钢管柱内的节段沿所述管幕高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对连接块,同一对的两所述连接块均滑移式安装有锚固杆,所述连接板上安装有用于驱使同一对的两所述锚固杆朝远离所述连接板方向滑移的驱动组件;所述钢管柱的侧壁开设有锚固孔,所述锚固杆远离所述连接块的一端通过所述锚固孔穿设于所述钢管柱,所述锚固杆穿设出所述钢管柱的一端埋设于土方。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通过锚固杆将连接板与钢管柱以及周围的土方紧密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更加稳定的整体结构;这有助于抵抗复合地层中复杂地质条件带来的各种力和力矩,提高管幕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第二,锚固杆可以在连接块上滑移,以适应不同间距的钢管柱和土方。这种设计使得连接结构具有更强的适应性,能够适应不同地质条件和施工需求;第三,由于连接结构与钢管柱和土方之间的紧密连接,避免了传统连接方式中可能出现的连接不牢固、松动等问题。同时,连接质量的检查也更加方便和准确,有助于提高施工质量。
7、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块和第一双向螺纹杆,各所述锚固杆上均设置有所述驱动块,所述第一双向螺纹杆的不同螺纹段分别螺纹连接于同一对的两所述连接块上的所述驱动块。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使用第一双向螺纹杆,可以方便地同时调节同一对的两个锚固杆,提高了调节效率;这有助于在施工现场快速完成锚固杆的调节工作,节省了时间和人力成本;第二,由于第一双向螺纹杆能够精确地控制锚固杆的滑移距离,因此可以确保连接结构在调节过程中的稳定性;这有助于避免因调节不当而导致的连接结构松动或损坏问题,提高了管幕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9、优选的,所述钢管柱沿所述管幕宽度方向的两端外侧壁分别设置有c型件和t型件,一所述钢管柱上的t型件通过相邻的所述钢管柱上的c型件插接于相邻的所述钢管柱。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通过c型件和t型件的插接连接,相邻的钢管柱之间形成了更加牢固的连接结构。这种连接方式能够有效地抵抗复合地层中复杂地质条件带来的各种力和力矩,提高管幕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第二,c型件和t型件的插接连接方式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无论是不同直径的钢管柱还是不同角度的连接需求,都可以通过调整c型件和t型件的位置和角度来满足,使得该连接结构能够适应不同地质条件和施工需求。
11、优选的,所述t型件包括沿竖直方向上下设置的一对第一角钢,两所述第一角钢均一端连接于一所述钢管柱,另一端朝远离同一对的另一所述角钢方向延伸;所述c型件包括沿竖直方向上下设置的一对第二角钢,两所述第二角钢均一端连接于一所述钢管柱,另一端朝靠近同一对的另一所述第二角钢方向延伸,两所述第二角钢之间形成供两所述第一角钢插设的连接槽。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t型件和c型件的制作和安装相对简单,施工人员只需按照设计好的尺寸和角度进行焊接或螺栓连接即可。同时,由于它们之间的插接配合方式,使得连接过程更加方便快捷,提高了施工效率。
13、优选的,一所述钢管柱的两所述第一角钢与相邻的所述钢管柱的两所述第二角钢之间形成灌注腔,所述灌注腔用于灌注混凝土。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t型件和c型件之间形成灌注腔并灌注混凝土,可以进一步加强两个钢管柱之间的连接强度。混凝土的存在能够抵抗来自各个方向的力和力矩,从而提高整个管幕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5、优选的,相邻的两所述钢管柱之间设置有第二双向螺纹杆,所述第二双向螺纹杆一端穿设于一所述第一角钢的侧板、另一端穿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二角钢的侧板。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双向螺纹杆通过穿设在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的侧板中,为两个钢管柱之间提供了额外的连接点。这增加了连接的稳定性和抗剪能力,有助于抵抗地层中的复杂应力和变形;使用第二双向螺纹杆进行连接,无需复杂的焊接或螺栓连接过程,只需预先在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上开孔即可,便于工人进行连接施工。
17、优选的,所述连接板通过各所述灌注腔穿设于各相邻的所述c型件和所述t型件。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连接板插入灌注腔内,在对灌注腔内灌注混凝土后,将该处的连接板节段与c型件和t型件进行连接,提高连接板的稳定性,减少连接板沿管幕宽度方向滑移的情况。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连接板将多个钢管柱连接成一个整体管幕结构,显著提高了管幕的连接强度。这种连接方式能够抵抗复合地层中复杂地质条件带来的各种力和力矩,保证管幕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第二,该连接结构采用插接方式连接钢管柱,施工简单方便,降低了施工难度和成本;
21、2.该连接结构采用插接方式连接钢管柱,施工简单方便,降低了施工难度和成本。同时,连接板的设计也便于现场安装和调整,提高了施工效率;第三,该连接结构适用于不同直径和长度的钢管柱连接,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在复合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地层施工的大直径管幕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用于配合管幕使用,所述管幕包括若干沿预定施工方向排列设置的钢管柱(2),各所述钢管柱(2)上沿所述管幕宽度方向的两端均开设有安装孔(21),所述连接板(1)通过若干所述钢管柱(2)上的所述安装孔(21)插接于若干所述钢管柱(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地层施工的大直径管幕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位于各所述钢管柱(2)内的节段沿所述管幕高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对连接块(11),同一对的两所述连接块(11)均滑移式安装有锚固杆(12),所述连接板(1)上安装有用于驱使同一对的两所述锚固杆(12)朝远离所述连接板(1)方向滑移的驱动组件(3);所述钢管柱(2)的侧壁开设有锚固孔,所述锚固杆(12)远离所述连接块(11)的一端通过所述锚固孔穿设于所述钢管柱(2),所述锚固杆(12)穿设出所述钢管柱(2)的一端埋设于土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地层施工的大直径管幕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驱动块(31)和第一双向螺纹杆(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地层施工的大直径管幕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柱(2)沿所述管幕宽度方向的两端外侧壁分别设置有C型件(5)和T型件(4),一所述钢管柱(2)上的T型件(4)通过相邻的所述钢管柱(2)上的C型件(5)插接于相邻的所述钢管柱(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地层施工的大直径管幕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件(4)包括沿竖直方向上下设置的一对第一角钢(41),两所述第一角钢(41)均一端连接于一所述钢管柱(2),另一端朝远离同一对的另一所述角钢方向延伸;所述C型件(5)包括沿竖直方向上下设置的一对第二角钢(51),两所述第二角钢(51)均一端连接于一所述钢管柱(2),另一端朝靠近同一对的另一所述第二角钢(51)方向延伸,两所述第二角钢(51)之间形成供两所述第一角钢(41)插设的连接槽(5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合地层施工的大直径管幕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一所述钢管柱(2)的两所述第一角钢(41)与相邻的所述钢管柱(2)的两所述第二角钢(51)之间形成灌注腔(7),所述灌注腔(7)用于灌注混凝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复合地层施工的大直径管幕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所述钢管柱(2)之间设置有第二双向螺纹杆(6),所述第二双向螺纹杆(6)一端穿设于一所述第一角钢(41)的侧板、另一端穿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二角钢(51)的侧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复合地层施工的大直径管幕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通过各所述灌注腔(7)穿设于各相邻的所述C型件(5)和所述T型件(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地层施工的大直径管幕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用于配合管幕使用,所述管幕包括若干沿预定施工方向排列设置的钢管柱(2),各所述钢管柱(2)上沿所述管幕宽度方向的两端均开设有安装孔(21),所述连接板(1)通过若干所述钢管柱(2)上的所述安装孔(21)插接于若干所述钢管柱(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地层施工的大直径管幕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位于各所述钢管柱(2)内的节段沿所述管幕高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对连接块(11),同一对的两所述连接块(11)均滑移式安装有锚固杆(12),所述连接板(1)上安装有用于驱使同一对的两所述锚固杆(12)朝远离所述连接板(1)方向滑移的驱动组件(3);所述钢管柱(2)的侧壁开设有锚固孔,所述锚固杆(12)远离所述连接块(11)的一端通过所述锚固孔穿设于所述钢管柱(2),所述锚固杆(12)穿设出所述钢管柱(2)的一端埋设于土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地层施工的大直径管幕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驱动块(31)和第一双向螺纹杆(32),各所述锚固杆(12)上均设置有所述驱动块(31),所述第一双向螺纹杆(32)的不同螺纹段分别螺纹连接于同一对的两所述连接块(11)上的所述驱动块(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地层施工的大直径管幕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柱(2)沿所述管幕宽度方向的两端外侧壁分别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行,裴超,喻鲲鹏,冯百喜,孟树红,黄攀衡,刘艳萍,余游,常浩然,董聪慧,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