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束线缆焊接用机器人气动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07161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25 18:14
本技术涉及焊接夹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线束线缆焊接用机器人气动夹具,包括夹具底座,安装在夹具底座一侧的法兰连接头,所述夹具底座顶部一侧设置有动力输送组件、直齿板,所述动力输送组件的输出结构与直齿板的底部啮合传动,所述直齿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复合过渡曲板。本技术通过设置的第一啮合输出部件或第二啮合输出部件啮合传动直齿板、复合过渡曲板、顶夹框板,继而使顶夹框板与底夹框板配合对待加工的线束线缆进行自动化夹持限位,进而完善机器人的整体自动化作业效果,而对于被线束线缆,其被夹持的强度可通过第一啮合输出部件不同的输出状态进行调控,进而满足不同直径以及不同焊接情况所要的稳定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焊接夹具,具体为一种线束线缆焊接用机器人气动夹具


技术介绍

1、目前,在线束线缆焊接加工时,大范围使用机器人设备进行自动化的大环境下,对于机器人设备自身结构的改进优化需同步进行后才能满足不断变化的加工需求,例如申请号为201921087858.0的专利文件,其提出“一种线束线缆焊接机器人气动夹具,包括:安装座、气缸、连接板、导杆、滑套、连接杆、夹具、连接法兰、上夹具、下夹具、夹口、橡胶垫”,具体实施后,“本技术通过设置夹口与橡胶垫侧视呈v形状,便于通过v形夹口与橡胶垫的配合,提高abs线束线缆装夹时的稳定,并通过橡胶垫对abs线束线缆的表皮进行防护”。

2、然现实加工过程中,线束线缆的表面光滑,上述专利文件设置的橡胶垫虽能增加线束线缆在v形夹口的摩擦力,但是增加的范围有限,且随着线束线缆的直径缩小,橡胶垫摩擦力的增加效果也会逐渐降低,在实用性上仍存在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线束线缆焊接用机器人气动夹具,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束线缆焊接用机器人气动夹具,包括夹具底座(1),安装在夹具底座(1)一侧的法兰连接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底座(1)顶部一侧设置有动力输送组件、直齿板(6),所述动力输送组件的输出结构与直齿板(6)的底部啮合传动,所述直齿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复合过渡曲板(7),所述复合过渡曲板(7)的内部卡接有安装在夹具底座(1)顶面上的导向杆(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线缆焊接用机器人气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送组件包括第一啮合输出部件(5)、第二啮合输出部件(13),所述第一啮合输出部件(5)包括第一齿轮(51)、抱闸伺服电机(52),所述第一齿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线缆焊接用机器人气动夹具,包括夹具底座(1),安装在夹具底座(1)一侧的法兰连接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底座(1)顶部一侧设置有动力输送组件、直齿板(6),所述动力输送组件的输出结构与直齿板(6)的底部啮合传动,所述直齿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复合过渡曲板(7),所述复合过渡曲板(7)的内部卡接有安装在夹具底座(1)顶面上的导向杆(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线缆焊接用机器人气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送组件包括第一啮合输出部件(5)、第二啮合输出部件(13),所述第一啮合输出部件(5)包括第一齿轮(51)、抱闸伺服电机(52),所述第一齿轮(51)的中部与抱闸伺服电机(52)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抱闸伺服电机(52)的壳体表面与夹具底座(1)的顶面之间固定安装有支撑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束线缆焊接用机器人气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51)作为第一啮合输出部件(5)输出结构与直齿板(6)的底部啮合传动,所述直齿板(6)与顶夹框板(4)之间存在让位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线缆焊接用机器人气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过渡曲板(7)的另一侧与顶夹框板(4)的顶部之间、底夹框板(3)的底部与夹具底座(1)的顶部之间均采用螺丝进行安装固定,所述底夹框板(3)的内部和顶夹框板(4)的内部均为中空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线缆焊接用机器人气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8)的设置数量为三个并在复合过渡曲板(7)与夹具底座(1)的顶部之间呈三角形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军冯宗飞隋吉坤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凯卓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