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包圆柱电池及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06511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25 18:10
为克服现有软包电池在受到较大外力易发生形变,安全性低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软包圆柱电池,包括卷芯,卷芯包括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设置于负极集流体表面的负极活性物质层,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之和为12μm‑20μm;负极活性物质层包括负极硅基活性材料,负极硅基活性材料包括纯硅颗粒;卷芯的第一端设置有正极耳,卷芯的第二端设置有负极耳,沿卷芯的轴线方向,正极耳在卷芯第二端端面上的投影与负极耳不相交;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正极耳和负极耳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当卷芯在受到较大外力时,相同形变也不会发生较大的反作用力,正负极耳和正负极片也不容易接触,从而不容易导致卷芯发生起火或者爆炸,提高了卷芯批量应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具体涉及一种软包圆柱电池及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1、锂离子电池以其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较小的体积重量比等优势,成为了电子烟等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理想电源。近年来随着电子烟市场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电子烟的期待也在不断升级,不仅追求持久的续航时间,其对电芯能量密度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软包圆柱领域也是一样的。

2、但随着软包圆柱电芯能量密度的增加,电芯的安全可靠性方面也变的更差,如果还是沿用原来的常规电芯结构设计,其安全可靠性则不能满足行业要求,这也是限制软包圆柱领域能量密度提升的重要瓶颈。

3、如图1所示,在现有技术中,软包电池中的正极耳和负极耳设置在卷芯的两端,沿卷芯长度方向上,正极耳的延长线与负极耳重合;当较大外力(如≥13kn)施加到卷芯表面时,卷芯会发生较大的形变,正极耳和负极耳由于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在卷芯发生较大形变时,正负极耳和正负极片容易接触,从而导致卷芯发生起火或者爆炸,给卷芯的批量应用带来隐患。因此,如何克服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和缺陷成为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包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软包壳体和设置于软包壳体内的卷芯,所述卷芯包括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片的厚度为18μm-28μm。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片的双面面密度为1.6-2.4mg/cm2;所述负极片的压实密度为1.1-1.3g/cm3。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软包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耳沿所述卷芯的轴线方向在所述卷芯第二端端面上的投影和所述负极耳沿所述卷芯的轴线方向在所述卷芯第二端端面上的投影,分别位于所述卷芯中轴线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包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软包壳体和设置于软包壳体内的卷芯,所述卷芯包括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片的厚度为18μm-28μm。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片的双面面密度为1.6-2.4mg/cm2;所述负极片的压实密度为1.1-1.3g/cm3。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软包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耳沿所述卷芯的轴线方向在所述卷芯第二端端面上的投影和所述负极耳沿所述卷芯的轴线方向在所述卷芯第二端端面上的投影,分别位于所述卷芯中轴线的两侧,所述正极耳与所述负极耳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包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耳沿所述卷芯的轴线方向在所述卷芯第二端端面上的投影和所述负极耳沿所述卷芯的轴线方向在所述卷芯第二端端面上的投影,关于所述卷芯中轴线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在所述隔膜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斌梁达钟厚杨郭夕锋刘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固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