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力式除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06150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25 1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力式除雾装置,包括除雾塔、第一旋流板和第二旋流板,除雾塔的侧壁设置有增压腔,增压腔的外侧设置有鼓风机,第二旋流板上设置有风力刮扫机构,除雾塔内设置有旋流板支架,第一旋流板和第二旋流板安装在旋流板支架上与其转动连接,第二旋流板位于第一旋流板的上端,增压腔包括传动室和回流室,传动室和回流室之间设置有隔板,回流室内设置有反射板,回流室的侧端面底部设置有排液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具备分离效率高、维护便捷的优点,解决了传统除雾器对细小液滴分离效率低下,容易产生空气污染、细小液滴分离后回流困难,容易产生二次污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旋流板除雾器,具体为一种风力式除雾装置


技术介绍

1、除雾技术在化工、电力、冶金、环保等行业中具有重要应用,尤其是在烟气脱硫、废气净化等环节,有效的除雾能极大提升后续处理单元的效率并减少环境污染。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旋流板除雾器对工业废气进行除雾。

2、现有的旋流板除雾器对于直径细小的液滴,分离效率显著下降,这是因为细小液滴的重力较小,从而导致受到的离心力不足以使其脱离气流,容易随气流一同排出,即使部分细小液滴能在除雾器中被捕获,它们也可能因气流扰动再次被夹带,导致除雾效果不稳定,因此,需要一种风力式除雾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力式除雾装置,具备分离效率高、维护便捷的优点,解决了传统除雾器对细小液滴分离效率低下,容易产生空气污染、细小液滴分离后回流困难,容易产生二次污染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力式除雾装置,包括除雾塔、第一旋流板和第二旋流板,所述除雾塔的侧壁设置有增压腔,所述增压腔的外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力式除雾装置,包括除雾塔(1)、第一旋流板(2)和第二旋流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塔(1)的侧壁设置有增压腔(6),所述增压腔(6)的外侧设置有鼓风机(5),所述第二旋流板(3)上设置有风力刮扫机构(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式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402)上设置有轴套(4031),所述轴套(4031)和扭转弹簧(404)套设在转轴(401)上,所述刮板(402)与第二旋流板(3)通过转轴(401)、轴套(4031)和扭转弹簧(404)配合转动连接,所述风力叶片(403)固定安装在转轴(401)的上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力式除雾装置,包括除雾塔(1)、第一旋流板(2)和第二旋流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塔(1)的侧壁设置有增压腔(6),所述增压腔(6)的外侧设置有鼓风机(5),所述第二旋流板(3)上设置有风力刮扫机构(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式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402)上设置有轴套(4031),所述轴套(4031)和扭转弹簧(404)套设在转轴(401)上,所述刮板(402)与第二旋流板(3)通过转轴(401)、轴套(4031)和扭转弹簧(404)配合转动连接,所述风力叶片(403)固定安装在转轴(401)的上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式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室(601)的侧壁设置有朝向风力叶片(403)的增压进气口(607),所述风力叶片(403)为弧形立板,所述鼓风机(5)的出风口固定安装在增压进气口(607)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力式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402)的侧端面设置有与第二旋流板(3)侧壁内端面贴合的弹性胶条(4021),所述弹性胶条(4021)采用硅胶材质制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力式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胶条(4021)的数量为1-3个,所述弹性胶条(4021)过盈安装在刮板(402)的侧端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矿安地学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