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长虹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旋动发电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05846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22 17: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发电机,具体是一种新型旋动发电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旋动部件、旋动主轴、第一轴承系统、第二轴承系统、环形绕组定子,其中旋动部件与旋动主轴周向连接,旋动主轴与第一轴承系统、第二轴承系统连接,环形绕组定子与外壳固定连接,位于旋动主轴的径向外围。在动力源流体的推动下,新型旋动发电一体机的旋动部件产生旋转,带动旋动主轴旋转,并通过与环形绕组定子共同作用,将动力源流体的机械能和/或热能等转换为电能输出,同时做功后的低温动力源流体在新型旋动发电一体机内的流动和排出,实现了发电一体机内部构件的自冷却。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整体外壳,减少动静密封结构,减少轴承使用数量,实现了工作介质零泄漏,发电部件自冷却,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维护方便,运行效率高,噪音小,安全可靠,可以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低温热源的余热利用发电、天然气压差发电、蒸汽压差发电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电机,具体是一种新型旋动发电一体机


技术介绍

1、在以热-电、风-电转换等为功能目标的发电机组设备领域,较为普遍的设计是采用膨胀机、汽轮机、风机等旋转式原动机和发电机分体式设计,通过变速箱或联轴器作为膨胀机、汽轮机、风机等旋转式原动机和发电机的中间传动部件。这种结构存在机械损失大、动静密封点多,工作介质泄漏大等缺点,在对于效率要求高,工作介质价格昂贵或者存在环境污染以及燃爆危险的工作场合,这种传统的发电机组越来越体现出其局限性。针对以上问题,目前有一些技术及设备已经在尝试采用原动机和发电机一体化设计,但这些技术及设备均由于其技术缺陷和认识不到位,无法真正实现高效率、低成本、零泄漏和内部构件自冷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旋动发电一体机,这种新型旋动发电一体机采用整体外壳,减少动静密封结构,减少轴承使用数量,允许使用低成本轴承和构件,真正实现了工作介质零泄漏,发电部件自冷却,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维护方便,运行效率高,噪音小,安全可靠,应用场景广泛。...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旋动发电一体机,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旋动发电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根据实际需求可选的,所述流动介质进口、所述旋动部件与所述第一轴承系统之间可以设置隔板,所述隔板的中心设置透孔,所述隔板的外周与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旋动部件与所述隔板之间可以设置迷宫动态密封和/或其他密封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旋动发电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根据实际需求可选的,所述第一轴承系统、所述第二轴承系统与所述旋动主轴连接处可以设置环套形轴承挡环,所述环套形轴承挡环与所述旋动主轴固定连接,位于所述第一轴承系统、所述第二轴承系统远离所述外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旋动发电一体机,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旋动发电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根据实际需求可选的,所述流动介质进口、所述旋动部件与所述第一轴承系统之间可以设置隔板,所述隔板的中心设置透孔,所述隔板的外周与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旋动部件与所述隔板之间可以设置迷宫动态密封和/或其他密封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旋动发电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根据实际需求可选的,所述第一轴承系统、所述第二轴承系统与所述旋动主轴连接处可以设置环套形轴承挡环,所述环套形轴承挡环与所述旋动主轴固定连接,位于所述第一轴承系统、所述第二轴承系统远离所述外壳端部的一侧,用于减小所述新型旋动发电一体机内流动介质的流动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旋动发电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绕组定子由定子铁芯和发电绕组线圈组成,所述环形绕组定子与外输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长虹
申请(专利权)人:魏长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