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卫星健康评估,具体地,涉及一种在轨卫星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框架性能监测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1、近年来,快速机动是航天技术的重要方向之一,卫星控制主要采用质量排出式和动量交换式,前者主要采用喷气推进,后者主要采用飞轮和控制力矩陀螺。控制力矩陀螺(以下简称cmg)最早研究起始于19世纪末,主要应用于空间站,相比于喷气推进,不需要消耗燃料,能够输出连续稳定的控制力矩,延长卫星运行寿命。相比于飞轮,能够输出控制力矩更大和执行响应速度更快,因此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卫星控制系统中。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目前是研制成熟度最高、工程应用价值最高的,具有结构可靠性高、无框架锁定、控制平稳等优点,主要由高速转子、框架和框架伺服控制系统组成。大惯量转子绕固定轴恒定速度转动,形成恒定转子角动量,框架伺服控制系统驱动框架转动,根据陀螺进动效应产生反作用力矩作用到星体上,输出力矩实现高精度姿态控制,因此框架伺服控制是影响姿态控制核心组件,一旦出现故障,即使其他部件完好无损,卫星也很难继续服役,因此在轨框架性能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2、cmg作为姿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轨卫星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框架性能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轨卫星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框架性能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框架交轴电流和框架直轴电流遥测数据的时域特性,包括极小值、极大值、平均值、标准差、中位数、最大频数值和峰-峰值,支持自定义数据切片,按轨道周期进行,通过轨道俯角遥测关联判断,实现对框架交轴电流数据的精准切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轨卫星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框架性能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切片的在轨遥测数据,剔除应答机主动复位导致的野值,分别计算单星每个CMG框架直轴和交轴电流参数指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轨卫星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框架性能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轨卫星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框架性能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框架交轴电流和框架直轴电流遥测数据的时域特性,包括极小值、极大值、平均值、标准差、中位数、最大频数值和峰-峰值,支持自定义数据切片,按轨道周期进行,通过轨道俯角遥测关联判断,实现对框架交轴电流数据的精准切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轨卫星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框架性能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切片的在轨遥测数据,剔除应答机主动复位导致的野值,分别计算单星每个cmg框架直轴和交轴电流参数指标,并横向比较多个cmg同一项时域特征指标的差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轨卫星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框架性能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统计原理计算威尔逊区间,计算公式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轨卫星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框架性能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威尔逊区间法针对不同cmg进行性能评分,过程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莹,周捷,王冲,撒文彬,张鑫鑫,雷婧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卫星装备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