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铰链装置、折叠装置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随着柔性显示屏的发展,可折叠化成为电子设备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可折叠电子设备包括能够相对转动的两部分,两部分之间通过铰链装置转动连接,实现可折叠电子设备的折叠和展开,以满足不同的使用场景。可折叠电子设备整体由折叠装置(也称为壳体组件,铰链装置设置在折叠装置中)和显示屏组成,显示屏铺设于折叠装置的一侧。可折叠电子设备在进行折叠和展开时,显示屏随折叠装置一起折叠和展开。然而,由于折叠装置和显示屏是层叠设置的,且二者均具有一定的厚度,导致显示屏与折叠装置在折叠和展开的过程中存在路径差。
2、可折叠电子设备分为内折式电子设备和外折式定电子设备,内折式电子设备是指在折叠状态下折叠装置包围显示屏的可折叠电子设备,而外折式电子设备则是指在折叠状态下显示屏包围折叠装置的可折叠电子设备。以内折式电子设备为例,在显示屏与折叠装置不固定的情况下,假设内折式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显示屏和折叠装置的对齐,二者的长度一致。此时若将内折式电子设备切换到折叠状态,显示屏与折叠装置错位,其两端凸出于折叠装置。若要保证内折式电子设备在折叠状态下显示屏和折叠装置的两端均对齐,则位于外侧的折叠装置相比于内侧的显示屏长度更长。这就意味着,需要在可折叠电子设备展开和折叠的过程中对折叠装置的长度进行调整来适应显示屏不同形态。在实际产品中,显示屏的两端往往是固定在折叠装置上的,若在折叠和展开的过程中无法调整折叠装置的长度,会导致显示屏受到挤压或拉伸,进而损坏显示屏。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铰链装置,包括底座、第一转轴组件和第二转轴组件,所述第一转轴组件和所述第二转轴组件在第一方向上分别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两侧,并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组件和所述第二转轴组件中各转轴组件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装置,特征在于,各所述转轴组件还包括偏心轴,所述第二连杆的转动部通过所述偏心轴安装于所述主轴并与所述主轴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上设置有轴孔,所述轴孔与所述主轴的轴心在所述主轴的径向上间隔设置,所述偏心轴穿设于所述轴孔内;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转轴组件中,所述第三轴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轴线靠近另一个所述转轴组件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转轴组件中,所述第一连杆的同心部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杆的同心部包括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杆的同心部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三连接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的转动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成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二连杆的转动部、所述两个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成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三连杆的转动部、所述两个第三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板设置成一体式结构。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摆臂包括主体部、以及相接于所述主体部的两个连接臂,所述两个连接臂与所述主轴固定连接,所述主轴在所述主摆臂的带动下绕所述第一轴线相对于所述底座转动,以使得所述主摆臂绕所述第一轴线相对于所述底座转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一轴体和第二轴体,所述主摆臂的所述两个连接臂中各连接臂设置为套筒结构,所述两个连接臂一个套设并固定于所述第一轴体,另一个套设并固定于所述第二轴体,当各所述转轴组件相对于所述底座转动时,所述主轴的所述第一轴体和所述第二轴体同步转动;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的所述转动连接件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转动臂,所述第三连杆的转动部设置于所述两个转动臂之间;
11.如权利要求8-10任一项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摆臂的所述主体部与所述活动板的所述本体部通过两个所述滑动结构滑动连接;
12.如权利要求8-11任一项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转轴组件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用于支撑可折叠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并层叠设置于所述活动板背离所述主摆臂的一侧;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包括板本体、第一凸台、以及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凸台两侧的两个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两个第二凸台中各凸台相接于所述板本体,并朝靠近所述主摆臂的一侧凸出于所述板本体;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所述第一凸台上设置有弧形孔,所述弧形孔沿所述第二方向贯穿所述第一凸台,并在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的平面内沿一弧线延伸,所述主摆臂的所述连接台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的两个连接支架,所述第一凸台位于所述两个连接支架之间;
15.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固定支架,各所述转轴组件中所述第一连杆的转动部均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架,使得各所述转轴组件的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各所述转轴组件的所述第三轴线重合。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各所述转轴组件中所述第一连杆的转动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并且,所述第一转轴组件中所述第一连杆的转动部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转轴组件中所述第二连杆的转动部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
17.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底板、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围绕形成容纳槽,各所述转轴组件的所述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铰链装置,包括底座、第一转轴组件和第二转轴组件,所述第一转轴组件和所述第二转轴组件在第一方向上分别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两侧,并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组件和所述第二转轴组件中各转轴组件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装置,特征在于,各所述转轴组件还包括偏心轴,所述第二连杆的转动部通过所述偏心轴安装于所述主轴并与所述主轴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上设置有轴孔,所述轴孔与所述主轴的轴心在所述主轴的径向上间隔设置,所述偏心轴穿设于所述轴孔内;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转轴组件中,所述第三轴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轴线靠近另一个所述转轴组件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转轴组件中,所述第一连杆的同心部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杆的同心部包括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杆的同心部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三连接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的转动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板相接,所述第二连杆的转动部与所述两个第二连接部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板相接,所述第三连杆的转动部与所述两个第三连接部之间通过第三连接板相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的转动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成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二连杆的转动部、所述两个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成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三连杆的转动部、所述两个第三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板设置成一体式结构。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摆臂包括主体部、以及相接于所述主体部的两个连接臂,所述两个连接臂与所述主轴固定连接,所述主轴在所述主摆臂的带动下绕所述第一轴线相对于所述底座转动,以使得所述主摆臂绕所述第一轴线相对于所述底座转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一轴体和第二轴体,所述主摆臂的所述两个连接臂中各连接臂设置为套筒结构,所述两个连接臂一个套设并固定于所述第一轴体,另一个套设并固定于所述第二轴体,当各所述转轴组件相对于所述底座转动时,所述主轴的所述第一轴体和所述第二轴体同步转动;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的所述转动连接件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转动臂,所述第三连杆的转动部设置于所述两个转动臂之间;
11.如权利要求8-10任一项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摆臂的所述主体部与所述活动板的所述本体部通过两个所述滑动结构滑动连接;
12.如权利要求8-11任一项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转轴组件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用于支撑可折叠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并层叠设置于所述活动板背离所述主摆臂的一侧;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包括板本体、第一凸台、以及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凸台两侧的两个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两个第二凸台中各凸台相...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