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料装置及电池生产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05699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22 17: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上料装置及电池生产线,上料装置用于保护片上料,上料装置包括:取料机构,取料机构包括基座、吸盘、振动件、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能够驱动吸盘沿第三方向往复移动,振动件能够带动吸盘沿第二方向振动,吸盘的真空度为P<subgt;1</subgt;;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包括吸附块、排废槽和第三驱动件,第一驱动件能够驱动吸盘沿第一方向移动至吸附块处,第二驱动件能够驱动吸盘沿第三方向与吸附块贴合,第三驱动件能够驱动吸附块翻转至排废槽处,吸附块的真空度为P<subgt;2</subgt;,P<subgt;1</subgt;>P<subgt;2</subgt;。振动件沿第二方向振动吸盘,将粘黏的保护片振动分离;吸附块可以将两个保护片分开,避免保护片出现粘黏、带片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生产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上料装置及电池生产线


技术介绍

1、锂电池在电动汽车中广泛应用,锂电池在生产时,需要采用超声波将多个极耳箔片焊接在一起。由于极耳箔片较薄,为了防止极耳箔片在焊接过程中受损破裂,需要设置保护片与极耳箔片层叠,焊接时极耳箔片的能量、压力、振幅等参数适应范围会变大,进而提升焊接效果和焊接质量。

2、现有的保护片上料装置通过取料组件对保护片进行上料,取料组件利用真空负压吸取保护片,再将保护片输送到极耳焊接工位。保护片通常是层叠堆码在储存机构上的,相邻的保护片之间紧贴,由于保护片的质量较轻、厚度较薄,取料组件在利用负压吸取保护片时,层叠堆码的保护片会出现多个保护片被同时吸附,产生粘黏、带片等现象,导致同时将多个保护片同时输送到极耳焊接工位,影响焊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料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保护片被取料组件转移时产生粘黏、带片现象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使用该上料装置的电池生产线。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料装置,用于保护片上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具有两两相交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所述上料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真空头和与所述真空头传动连接的第四驱动件,所述第四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真空头沿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吸附块连接或断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检测夹,所述检测夹具有滑槽和穿孔,所述滑槽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所述真空头沿所述第三方向滑动设于所述滑槽,所述穿孔沿所述第二方向贯穿所述检测夹,所述穿孔与所述滑槽连通,所述吸附块能够沿所述第二方向穿过所述穿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料装置,用于保护片上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具有两两相交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所述上料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真空头和与所述真空头传动连接的第四驱动件,所述第四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真空头沿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吸附块连接或断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检测夹,所述检测夹具有滑槽和穿孔,所述滑槽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所述真空头沿所述第三方向滑动设于所述滑槽,所述穿孔沿所述第二方向贯穿所述检测夹,所述穿孔与所述滑槽连通,所述吸附块能够沿所述第二方向穿过所述穿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驱动件包括与所述检测夹固定连接的真空升降电机和与所述真空升降电机传动连接的推杆,所述推杆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所述推杆远离所述真空升降电机的一端与所述真空头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块绕所述第二方向转动装配于所述移动座,所述排废槽与所述吸附块沿所述第三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三驱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少杰张江涛徐华勇郭金伟
申请(专利权)人: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