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态缓冲带,具体为一种基于水质强化净化的生态缓冲带系统。
技术介绍
1、生态缓冲带,是一项水生态治理措施,是河湖重要生态空间,对阻隔或减缓人类活动对河湖的直接干扰、保护河湖生物多样性、减少面源污染物入河湖等具有重要意义。
2、在对河道水质进行控制与净化时,现有的方式大多是通过投放河道治理药剂以及河湖净化剂来进行净化,但是这种方式不仅成本较高,同时投放时需根据河道污染情况对投放剂量进行确定,治理效果不易把控,难以达到较好的净化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基于水质强化净化的生态缓冲带系统,包括坡体,所述坡体底部靠近外侧开设有流道,所述流道中部设置有电动螺旋桨,所述坡体外部设置有挺水植物,所述坡体内部嵌入固定连接有支撑架;
4、所述支撑架包括水平支架和斜坡支架,所述斜坡支架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水平支架内部设置有填料筒,所述斜坡支架内部设置有填料包,相邻两个所述填料筒以及填料包之间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带,所述填料包顶部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水平支架顶部和两侧均嵌入固定连接有格栅网板。
5、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基于水质强化净
6、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基于水质强化净化的生态缓冲带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斜坡支架靠近顶部处内壁固定连接有挂钩,所述拉杆钩接于挂钩内,便于对填料筒和填料包进行悬挂,使填料筒和填料包能够在更换后,仍能够各自处于该在的位置。
7、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基于水质强化净化的生态缓冲带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坡体顶部固定连接有与电动螺旋桨对应的光伏组件,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均设有一个电动螺旋桨,所述坡体表面嵌入固定连接有与电动螺旋桨和光伏组件对应的线路埋管,通过光伏组件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为电动螺旋桨供电,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无需外接电源,使用灵活性强。
8、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基于水质强化净化的生态缓冲带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填料筒和填料包内部均设置有填料,其中填料为水质净化过滤填料,所述填料筒端部螺纹连接有筒盖,所述填料包顶部设置有启闭拉链,便于打开填料筒和填料包对其内部的填料进行更换。
9、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基于水质强化净化的生态缓冲带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流道内壁设置有混凝土层,所述流道底部与坡体内部共同贯穿设置有钢筋支架,便于提高流道的结构强度,以及流道和坡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10、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基于水质强化净化的生态缓冲带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顶盖顶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把手,便于工作人员拉开取出顶盖。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2、本技术通过坡体、流道、支撑架和填料之间相互配合,通过在河道与生态缓冲坡体连接处设有流道,同时流道以及坡体内共同设置有水质净化填料,当河道中水流经流道时,经过水质净化填料净化后再次汇入河道中,进而达到对水质的持续净化效果,同时在净化过程中,通过电动螺旋桨可提高流道内水流速,进而提高净化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水质强化净化的生态缓冲带系统,包括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坡体(1)底部靠近外侧开设有流道(2),所述流道(2)中部设置有电动螺旋桨(11),所述坡体(1)外部设置有挺水植物(4),所述坡体(1)内部嵌入固定连接有支撑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水质强化净化的生态缓冲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支架(301)贯穿流道(2)内部设置,所述斜坡支架(302)嵌入设置于坡体(1)内部,所述斜坡支架(302)顶部贯穿坡体(1)顶部并固定连接有出口框架(5),所述顶盖(303)与出口框架(5)内壁对应契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水质强化净化的生态缓冲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支架(302)靠近顶部处内壁固定连接有挂钩(10),所述拉杆(9)钩接于挂钩(10)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水质强化净化的生态缓冲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坡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与电动螺旋桨(11)对应的光伏组件(12),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架(3)之间均设有一个电动螺旋桨(11),所述坡体(1)表面嵌入固定连接有与电动螺旋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水质强化净化的生态缓冲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筒(6)和填料包(7)内部均设置有填料,所述填料筒(6)端部螺纹连接有筒盖,所述填料包(7)顶部设置有启闭拉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水质强化净化的生态缓冲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2)内壁设置有混凝土层,所述流道(2)底部与坡体(1)内部共同贯穿设置有钢筋支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水质强化净化的生态缓冲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303)顶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把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水质强化净化的生态缓冲带系统,包括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坡体(1)底部靠近外侧开设有流道(2),所述流道(2)中部设置有电动螺旋桨(11),所述坡体(1)外部设置有挺水植物(4),所述坡体(1)内部嵌入固定连接有支撑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水质强化净化的生态缓冲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支架(301)贯穿流道(2)内部设置,所述斜坡支架(302)嵌入设置于坡体(1)内部,所述斜坡支架(302)顶部贯穿坡体(1)顶部并固定连接有出口框架(5),所述顶盖(303)与出口框架(5)内壁对应契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水质强化净化的生态缓冲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支架(302)靠近顶部处内壁固定连接有挂钩(10),所述拉杆(9)钩接于挂钩(10)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春彦,吴頔,王洪宁,吕兆龙,姜海昌,刘歌,肖光旭,张敬超,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拓达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