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隧道内登高作业,具体涉及一种铁路单线隧道作业的工作平台。
技术介绍
1、铁路隧道铺轨完成后仍存在大量工作,需搭设脚手架作业平台,当前隧道内净空结构均为弧形,当前各类脚手架拼接完成后工作范围存在死角,主要为断面弧形变化较大处。在施工中往往需要频繁移动作业平台,目前所采用的脚手架平台结构尺寸大,移动时需反复拆装转运。铺轨后的隧道内作业空间有限,脚手架平台基础部分无法落于平整牢固的基础上,也为施工带来了一定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了解决隧道内施工时需要反复搭设和拆除脚手架,并且大部分作业位置无稳定基础,脚手架无法固定的问题。
2、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铁路单线隧道作业的工作平台,包括行走基础、立架和悬挑结构;行走基础可通过底部的行走轮在隧道内的轨道上行走;立架安装在行走基础上,立架与轨道之间连接缆风绳,悬挑结构安装在立架上,向隧道内壁悬挑伸出。
3、进一步地,立架包括四根钢管立柱,两根钢管立柱之间焊接横向支撑形成门架,四根钢管立柱和若干个横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路单线隧道作业的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基础(1)、立架和悬挑结构;行走基础(1)可通过底部的行走轮在隧道内的轨道上行走;立架安装在行走基础(1)上,立架与轨道之间连接缆风绳(2),悬挑结构安装在立架上,向隧道内壁悬挑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单线隧道作业的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架包括四根钢管立柱(3),两根钢管立柱(3)之间焊接横向支撑(4)形成门架,四根钢管立柱(3)和若干个横向支撑(4)构成两个门架;两个门架通过钢管立柱(3)竖立在行走基础(1)上,两个门架的钢管立柱(3)之间连接呈“X”交叉的斜拉杆(5),两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单线隧道作业的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基础(1)、立架和悬挑结构;行走基础(1)可通过底部的行走轮在隧道内的轨道上行走;立架安装在行走基础(1)上,立架与轨道之间连接缆风绳(2),悬挑结构安装在立架上,向隧道内壁悬挑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单线隧道作业的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架包括四根钢管立柱(3),两根钢管立柱(3)之间焊接横向支撑(4)形成门架,四根钢管立柱(3)和若干个横向支撑(4)构成两个门架;两个门架通过钢管立柱(3)竖立在行走基础(1)上,两个门架的钢管立柱(3)之间连接呈“x”交叉的斜拉杆(5),两个门架上的横向支撑(4)的高度平齐,两个门架的横向支撑(4)之间搭接作业平台(6);门架上沿其中一根钢管立柱(3)设置有爬梯(7),两个门架上的爬梯(7)相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路单线隧道作业的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走基础(1)的顶面固定有与钢管立柱(3)一一对应的插杆(8),门架通过钢管立柱(3)与插杆(8)插接竖立在行走基础(1)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铁路单线隧道作业的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架的钢管立柱(3)上固定有套管(9),套管(9)的高度与横向支撑(4)平齐,悬挑结构上固定有插头(10),悬挑结构通过插头(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皆,徐玉刚,李维东,王国乐,穆家宝,李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三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