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In-Cell架构的抗静电触摸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04198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22 17:3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In‑Cell架构的抗静电触摸屏,包含主控单元、用于存储驱动固件的FLASH单元和显示触控驱动单元和TFT单元,所述的主控单元与所述的显示触控驱动单元直接耦合,所述的FLASH单元与所述的显示触控驱动单元直接耦合,所述的显示触控驱动单元与所述的TFT单元直接耦合,所述的FLASH单元与显示触控驱动单元之间设有TVS单元。由于FLASH单元的所有的IO口上均设有TVS管,大大提高了IO口的抗静电性能,进而有效提高了该基于In‑Cell架构的抗静电触摸屏的稳定性。由于TVS管所占据的空间很小,不用对原来电路进行过大的改动,制造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触摸屏,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基于in-cell架构的抗静电触摸屏。


技术介绍

1、一般而言,触摸屏按sensor的位置主要可分为三类:in-cell、on-cell和out-cell,其中,cell是两个玻璃基板及中间夹着的部分。其中,in-cell触摸屏是一种特别的触摸屏,触摸屏的sensor在cell里面,由于优异的显示效果,在智能手表领域应用广泛。但是,这种in-cell触摸屏有一个缺点,就是flash的引脚io口易受外界静电的影响而损坏,从而导致整个智能手表报废。

2、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文献cn105468197a公开了一种in-cell触控显示屏,包括保护面板和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压力感应功能片;所述压力感应功能片通过oca胶层贴合在所述保护面板和所述触控显示模组之间;所述压力感应功能片包括基层及形成在所述基层上的压力感应电极。所述压力感应功能片上的基层为pet或透明玻璃;所述基层上的压力感应电极为ito电极或纳米银电极。所述基层上呈阵列分布有若干压力感应电极,所述压力感应电极通过银浆线连接至压力感应fpc。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In-Cell架构的抗静电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于In-Cell架构的抗静电触摸屏包含主控单元(1)、用于存储驱动固件的FLASH单元(2)和显示触控驱动单元(3)和TFT单元(4),所述的主控单元(1)与所述的显示触控驱动单元(3)直接耦合,所述的FLASH单元(2)与所述的显示触控驱动单元(3)直接耦合,所述的显示触控驱动单元(3)与所述的TFT单元(4)直接耦合,所述的FLASH单元(2)与显示触控驱动单元(3)之间设有TVS单元(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In-Cell架构的抗静电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TVS单元(5)包含第一TVS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in-cell架构的抗静电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于in-cell架构的抗静电触摸屏包含主控单元(1)、用于存储驱动固件的flash单元(2)和显示触控驱动单元(3)和tft单元(4),所述的主控单元(1)与所述的显示触控驱动单元(3)直接耦合,所述的flash单元(2)与所述的显示触控驱动单元(3)直接耦合,所述的显示触控驱动单元(3)与所述的tft单元(4)直接耦合,所述的flash单元(2)与显示触控驱动单元(3)之间设有tvs单元(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in-cell架构的抗静电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tvs单元(5)包含第一tvs管(51)、第二tvs管(52)、第三tvs管(53)和第四tvs管(5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in-cell架构的抗静电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tvs管(51)、第二tvs管(52)、第三tvs管(53)和第四tvs管(54)并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in-cell架构的抗静电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控单元(1)通过tp_i2c_scl引脚和tp_i2c_sda引脚与所述的显示触控驱动单元(3)相耦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in-cell架构的抗静电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flash单元(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东海
申请(专利权)人: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